“教育不是为生活的准备,教育即是生活本身。”
19世纪末,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念,强调实践在教育中的重要性;20世纪初,哥伦比亚师范学院的教授威廉·赫德·基尔帕特里克主张运用项目推动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邦威尔和艾松将项目引入教学的方法推广开来,并创造了一个新名词——PBL(项目式学习)。
这便是PBL教学法的由来。
从杜威提出“教育及生活”后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对PBL教学法的兴趣与日俱增,它影响着国外数以万计的老师和学生。现在,PBL教学法也被广泛应用在中国的国际学校中。
那么,PBL教学法究竟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优势?怎么才能使PBL教学法的效果真正落地?这将是我们今天探讨的重点。
01
PBL教学法是什么?
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在中文语境下可以理解为“项目式学习”。
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不同,PBL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深入地参与实际生活,在亲身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实现成长。
在整个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教师以辅助和引导为主,学生将在既定的学习目标下,自行决定主题、策划、分工、执行和成果展示等各个环节的内容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任务”与“项目式学习”都包含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展示等类似的步骤,但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完成任务”过程中,行为主体虽然是学生,但思考主体以及整个活动的主导者仍是教师,学生是教师意志的执行者,在此过程中无法真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思考与探究:
而“项目式学习”的各个环节均是由学生自主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有了试错并自行纠正的可能,创造力与团队合作能力都将得到提升:
02
PBL教学法好在哪里?
从PBL问世以来,关于它的争论就一直甚嚣尘上,听起来PBL教学法似乎有些理想化,这样的设想在落地时是否能展现出它所“宣称”的那些优势?
很多教育学者也有相似的疑虑,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际调研,例如,密歇根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将随机选择的48名二年级学生分为两组,分别进行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探究PBL教学法对学生社会研究及读写能力方面的作用;伊利诺伊大学将五年级的学生分为PBL组和Direct Instruction(直接指令)组,来观察他们对复杂事物的推理能力或是如何对不熟悉的事情做出深思熟虑的决定。
调查结果显示,是否接受了PBL教学法的学生在多个方面展示出了一定差异:
· 学业成绩
在阶段性学习后马上迎来的测试中,direct instruction组的学生取得了更好的成绩,但从长远情况来看,PBL组的学生对知识、信息的长期记忆以及深度理解上要更胜一筹,在数学、经济学、语言、科学等学科上PBL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更加有效。
· 参与度
基于真实背景设定下的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让学生对”学习“本身有了更好的热情和参与度,比传统教学法下的听说读写更能集中注意力,沉浸其中。
· 目标性
在PBL教学法下成长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目标性,他们能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取得什么结果并为之努力。
· 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组的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展现出了更优于传统教学法组的同龄人,并且更能将已习得的能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 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由于拥有更广阔的思考和发挥空间,PBL组的学生在提出的问题、选择的解决方式、设计成果上也展现出了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其他同伴的交流和互相反馈中,批判性思维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相较而言,他们提出的问题和看法已经跳出了单纯的“是不是”、“对不对”,开始进一步推理、分析与论证,学会用论据去支撑自己的观点。
· 团队合作能力
在PBL组的学生需要以团队为单位去找寻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个过程中虽然也时有冲突,但他们已经学会如何在冲突之外找寻合作的方式,力争求同存异。
03
怎样才能发挥其优势?
为了帮助学校、机构、教师更好地发挥出PBL教学法的优势,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根据过往的经验与调研结果,制定了PBL的课程设计黄金标准。
图片来自BIE – 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教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应尽力包含以下七大要素并据此来进行设计:
1. 有挑战性的问题
学生策划、设计项目的基础都源自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就仿佛宽广且无形的墙,让学生在教学目标之内自由奔跑,所以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充满意义的问题至关重要。这个问题最好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延展出不同的解决角度,在解决这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掌握不同方面的多重知识技能。
2. 持续性调查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行动不应一蹴而就,最好可以进行持续性的、多角度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他们能够不断发现新问题,并利用自己寻找到的信息、资源来解决。
3. 具有真实性
这个项目本身最好具有真实性,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学生能够在熟悉的日常中抽取可用信息。这样的设置,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预期,又能在“熟悉”之外增加一些新鲜感,短时间内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4.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PBL最核心的一点,便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学生的声音和选择。在不违背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行寻找方向、完成调研并解决问题。
5. 及时的反思
在以学生为主导的项目进行过程中,教师也必须发挥其引导、辅助作用,时刻关注学生的进度和方向。当学生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行动或是遇到挫折时,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6. 调整与修正
在发现问题之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可以展开讨论,通过团队合作来合力修正方向、回归正轨,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
7. 成果展示
在项目完成之后,学生可以将自己在过程中收获的知识、技能、思考以多种方式展现出来,海报、PPT、公共演讲、舞台剧等多种形式均可。需要注意的是,展示范围不应仅限于教室内,在展示过程中学生应阐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采取的具体措施。
以Katherine Smith Elementary School的The Tiny House Project为例,我们来简单分析下一个完整且有效的project应该具有哪些要点:
首先,教师提出了关于设计房子的话题,圈定本次项目的大主题;
这个话题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可以自主思考设计一个房子需要考虑的问题,并列出为别人设计房子时自己需要知道的相关信息;
明确“need to know”后,与“真实”的客户面对面进行设计前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为设计做准备;
教师充分发挥引导和辅助作用,邀请专业的工程师来为学生做讲解,提供专业指导、解答疑惑;
学生开始进行设计准备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利用和锻炼他们的数学与空间能力;
面对教师和其他团队的小伙伴,进行展示前的“试讲”,根据教师和同学的反馈及时反思、修正出现的问题,进一步优化作品,同时也锻炼演讲演示能力;
和团队一起,在客户面前完成最终成果展示,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和作品亮点。
在The Tiny House Project中,无论是数学、空间、绘画等学科技能还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沟通表达能力等学生日常所需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PBL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认可,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对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权力关系的思考。只有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让教学形式服务于内容,教育才能真正落地,回归于生活,成为生活本身。
资料来源:
1.Gold Standard PBL: Essential Project Design Elements
2.Research Summary: PBL and 21st Century Competencies
3.Improving Children’s Competence as Decision Makers: Contrasting Effects of Collaborative Interaction and Direct Instruction
更多国际教育行业资讯、招聘信息,欢迎关注:Eurus欧洛斯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72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