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股市行情,让人亏得越来越保守,意识到本金保值的重要性。但是就连很多人以为不会亏本的银行理财产品,截至一季度末也有相当一部分在亏钱。其中还有很多产品亏损在5%以上,这就有点离谱了。
原因很简单,在资产新规后,现在绝大多数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是净值型。什么是净值型?那就是跟基金一样,每天都有涨有跌。
最近几天,一家国有大行北京某支行的理财经理孙硕终于舒了口气。进入4月,银行理财产品“破净”数量回落至2000只以下,且多日没有新增“破净”产品,因“破净”而引发的大量投诉随之减少。就在之前一两个月里,一向被认为安全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大量出现“破净”。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28日,累计有3835款净值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发生过单位净值“破净”,较去年增长391.04%。
客户不痛快,理财经理的日子也就不好过。“上个月每天都像打仗一样,不断有客户来问我,为什么他的理财产品亏了?甚至还有客户投诉,说我们是骗子。”孙硕很是无奈。
在4月12日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了一份判决书,就公布了一个理财产品亏损的典型案例。根据资料中显示,李某通过某家基金销售有限公司购买了120万元的基金专户产品,原本计划是在18个月到期后连本带利取出,但到时间后李某发现不仅没能赚钱还亏了31万元,在向机构索赔无果后李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机构赔偿损失。不过最后相关部门驳回了李某的请求,其损失需要自己承担。

以前你买银行理财产品,通常是到期后拿一个预定收益,这笔投资是挣是赔和你没关系,基本是银行兜底。现在不一样了,资产新规后银行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就被打破了。
难怪有大佬们在余额宝里一放就是几千万一亿的钱,至少不会亏本吧。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风险偏好低,不想承受亏损,又不想老老实实放在余额宝,我们还能投点什么赚些小钱来抵抗通胀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67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