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倾听,掌声·嘘声!2021中国视频节目年度成绩单出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张舒然

1月6日下午,“2021中国视频节目年度掌声·嘘声发布暨论坛”在浙大城市学院、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同步举行。

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研究员、“掌·嘘”评委、本届获奖节目主创等众多中国传媒学界知名专家和业界精英莅临现场。

活动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办,浙大城市学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承办。

一起倾听,掌声·嘘声!2021中国视频节目年度成绩单出了

浙大城市学院主会场

一起倾听,掌声·嘘声!2021中国视频节目年度成绩单出了

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会场

“掌·嘘”活动是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针对每一年中国媒体对当下公共事件的报道和原创节目的视频传播,以掌声和嘘声的方式,表达自己独立的学术立场、独特的社会发现、独到的专业评论,发出学人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北大精神气质的价值选择、专业判断与学术观点的一次盛会。

自2011年起,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已经举办10届“掌·嘘”论坛,以坚守与担当关注中国媒体变革,以学人的视角留下了中国视频节目的发展编年纪。

一起倾听,掌声·嘘声!2021中国视频节目年度成绩单出了

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 俞虹

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俞虹主持。俞虹首先回顾了“掌·嘘”一路走来的精彩历程。

这项富有学人的社会责任感、北大精神气质和价值选择的活动,是每年冬至时节未名湖畔独特的风景线。

在2020年,它创造性地迈出了第一步,走出校园,走进媒体,让“掌·嘘”的精彩得以升温。

2021年是“掌·嘘”的第十一个年头,它又开始了新的探索——从博雅塔下到西子湖畔,“掌·嘘”首次采取高校联动的方式,与浙大城市学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合作,以京杭大运河起始两端的杭州—北京“线上+线下”的直播联线方式形成南北互动对话,并且开创性地开启海外国际联动的直播形式,汇聚更多的学人智慧,碰撞出更多观点的火花,让掌嘘更具当代感、升级感,引发传媒学界更广泛的思索。

俞虹对一直以来社会各界对“掌·嘘”活动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特别感谢了本次活动承办方浙大城市学院的大力支持;同时感谢了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他们自2008年至2018年以纯公益方式的专项文化基金支持北大电视研究中心的学术活动;此外,对本次活动进行现场报道的各在杭央媒、省市媒体,以及对论坛进行全程直播的中国教育电视台抖音、快手、B站、腾讯视频、新浪微博等媒体支持单位一并致谢。

一起倾听,掌声·嘘声!2021中国视频节目年度成绩单出了

浙大城市学院校长 罗卫东

浙大城市学院校长罗卫东在论坛致辞。

罗卫东首先代表浙大城市学院对各位专家学者、参会嘉宾和媒体表示欢迎,对“掌·嘘”论坛的顺利举行表示祝贺。他提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是媒体的责任担当,也是一所大学的使命和责任。本次活动在一掌一嘘之间表达对多屏时代社会传播的客观态度,展现了属于当代媒体的社会使命和责任,贡献了一场集学术理念与实务评判的思维盛宴。他表示,作为与城市发展高度融合的大学,浙大城市学院希望与业界一道为培养传播人才作出积极贡献。

本届“掌·嘘”共评选出五个“年度掌声”,一个“年度嘘声”和一个“年度特别关注”。

一起倾听,掌声·嘘声!2021中国视频节目年度成绩单出了

左起:斯荣喜(浙大城市学院副校长) 时统宇 俞虹 刘昶

》》》年度掌声《《《

“年度掌声” 向本年度有突出的业界影响、强有力的价值引领和在公共事务中有特殊贡献的视频节目致意。

一个细节、一期节目、一种探索、一次突破、一类影响,均在鼓掌之列。

本届“掌·嘘”共评选出五个“年度掌声”。致掌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主任敬一丹宣读。

掌声一:

新闻类节目《阿富汗塔利班夺取政权报道》

致掌词:历时20年之久的阿富汗战争的结束,是2021年全球重大新闻之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这一事件的系列报道,不仅在抢发、首发相关新闻方面独领风骚,成为全球媒体的主要信源,而且以“在场”的专业姿态,一反中国主流媒体以往在一些重大国际报道中给人留下的“二传手”印象,向国内外受众传递了一手的客观消息,为中国在国际话语权争夺和国际舆论权引导方面做出了可贵而可喜的努力,彰显了作为国家最重要的视听媒体的职业精神和历史担当。

第一个掌声致以新闻类节目《阿富汗塔利班夺取政权报道》。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深入最前线,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里抢到重大新闻事件的首发权、话语权,成为全球新闻的源头,展现了国家媒体的价值影响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东总站副站长穆莉在阿联酋迪拜接受致掌。她提到,战乱国家多、突发事件多的中东地区向来是公认的考验媒体国际新闻报道水准与记者报道能力的试金石,总台中东总站一直把盯突发、抢时效、挖原创、追独家作为对记者的最基本要求,一代代记者历经战火的淬炼,在此次阿富汗报道中得到了集中的呈现与爆发。受疫情影响,阿富汗站暂时没有常驻记者,总站动用了整个中东片区力量支持报道团队,精准布局、合理分工、迅速处置,形成24小时无死角的闭环,克服重重困难深入平民遇难者所在的医院采访到一手信息,做到了领先一步揭示真相,在世界性新闻事件面前展现了中国态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东总站总编室副牵头人李超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接受致掌。他认为,媒体人的使命就是见证历史,记录真相。尤其在西方媒体经常预设立场,对战争所带来的民众苦难避而不谈的情况下,中国记者更有责任义务去报道真相。这一次的报道既做到了视角和阿富汗人同在,也保持着外来的审视目光,助力着中国媒体平视世界,加强了中国国际传播力量。

刘昶认为,中国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能够很好地做到客观真实,但及时性有时不够,这和长期以来新闻与宣传挂钩,讲求效果和时宜有关。但阿富汗塔利班夺取政权报道是主流媒体加强改进国际传播建设的重大进步,做到了“在场”、“发声”,体现了“新闻是历史的初稿”的价值,新闻报道在见证和记录历史的同时也在创造历史。

陆小华提到,这一系列报道让世界看到,中国媒体在努力获得与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相称的影响力。在全世界范围看,央视对阿富汗的报道做到了深入现场最早,报道最充分,传播了中国记者的声音、视角、发现和立场。他也相信2022年能看到更多在世界最重要新闻现场的中国记者,以全媒体方式发出中国声音,并向所有在世界各地从事新闻报道的一线记者致敬。

掌声二:

文化综艺类节目《2021系列节目》

致掌词:传统文化节日晚会的突破和创新,一直是电视人的焦虑和全社会的期盼。河南卫视文化节日系列节目的“出圈”以致“王炸”,是中国电视最具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年度记忆之一。从春节到中秋,从“唐宫夜宴”到“洛神水赋”,翩若惊鸿中传递的是文化自觉,婉若游龙中彰显的是文化自信。中国电视文化演进曲线的高点,已经北移到黄河一线。

第二个掌声给予文化综艺类节目《2021系列节目》。节目立足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最大化地达到了吸引并粘合观众的传播效果,从而完美破圈。

河南广电传媒控股集团总经理助理、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负责人王春阳提到,节目创作中有三个重点。一是立意创新,致力展现传统文化的精气神;二是技术赋能,追求更优质的视听效果;三是将传统文化与中华文明以现代方式表现出来,契合年轻人对文化的理解。他还提到,电视台目前正在制作2022年河南春晚,他们将延续这三大特点,传承地方特色,继续打造好的内容。

胡智锋总结了该系列节目的四个亮点。第一是让原本静止于陶瓷、壁画上的传统文化形象以舞蹈的形式动起来、活起来;第二是把理性的观念进行感性化表达,让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变得清晰可感;第三是把传统文化的内容做现代化、时尚化的处理,在舞姿中添加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元素,让传统的庄重融合现代的诙谐趣味;第四是做好融媒体传播,通过短视频传播,使节目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互动参与。

时统宇提到,40年前的第一届中国电视星光奖中,所有节目中只有一个是地方台的,而今天,河南卫视以精致的制作成为中国电视综艺的典范。增强文化自信不仅是中央媒体的工作,地方媒体也肩负着各自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责任。河南卫视以小成本体现了大情怀、正能量,证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节目创新与物质条件没有必然关系,而应该来源自媒体人的精神和情怀。

沈卫星认为中国节日系列最大的价值是把艺术回归艺术本体。文艺作品中的艺术有时会被众多非艺术因素干扰,但中国节日系列很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审美精神,这是在其他节目中很少被提到和付诸实践的,也做到了总书记提出的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审美精神的要求。

俞虹认为,2021年文化综艺节目非常繁荣,但给予掌声必须要有独特的解读,有舍弃和聚焦,才能表达学者的价值观。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形象辨识性强,深深扎根中原文化,审美上妙趣横生,叠加传统节日放大传播效果,实现破圈,是河南卫视为艰难生存的地方卫视乃至整个中国电视领域提供的一个优秀案例。

掌声三:

电视剧《觉醒年代

致掌词:《觉醒年代》以饱满的历史热情,严肃的创作态度、史诗化的审美风格,成功地塑造了新文化运动一代先驱的鲜明形象,多方位突破了影视题材和创作的桎梏,生动地呈现了二十世纪初中国风云际会的文化风貌和生死存亡的时代选择。电视剧立意高远、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影响深广,具有思想穿透力、艺术感染力和大众传播力,不仅是年度引发轰动的现象级作品,也是中国电视剧的高峰之作,为历史立丰碑,为现实注理想。

第三个掌声花落电视剧《觉醒年代》。2021年适逢建党百年和一系列重大节点,影视剧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匠心独具的精品之作。其中,《觉醒年代》通过精彩的故事和高质量的展现,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和深刻的感动。

导演张永新分享了创作感触。这部剧整个的策划制作历时接近10年,如今得到广泛的认可,他感到内心幸福。他提到,剧里李大钊在北大讲课,希望学生用朴素平实的治学态度完成学术生活,他也将在今后用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工作态度,并代表全剧组向获得掌声致以感谢。

编剧龙平平发来VCR,他认为,一部电视剧连接起了跨越100年的两代人,让建党精神得到了当代青年的认同和传承。当代青年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升华了电视剧的主题,让他感到了作为编剧的责任和价值。他表示,今后自己将继续书写党和国家的英雄人物,让他们从教科书上活起来,让历史上的英雄成为当代青年的朋友。

尹鸿提到,新文化运动先驱很多都活跃在北大,在北大为《觉醒年代》致掌意义特殊。这部剧是一部艺术化呈现的历史教科书,在制作上精益求精,还原了众多细节,精致地刻画人物,带来很强的感染力。同时,剧中大量引用的原文原话,也表达了对当今年代的警醒,为观众带来了长久的心灵震撼。

陈小川向导演、编剧和所有剧组成员表示了敬意。他认为觉醒年代是丰碑,是一部非常好地解读了百年前爱国知识分子怎样变成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的独一无二的优秀作品。

白岩松认为,这部剧不仅是在电视剧衡量体系,还在政治表达上达到了一定高度。它同时具有虚构色彩和历史纪录片色彩,展现出面对历史人物该有的平视的态度,用丰富的细节展现了丰富的人物。同时他也希望,这样水准的剧集能够在未来成为常态。

俞虹提到,从个人角度讲,她是《觉醒年代》的真诚“粉丝”。这部剧不仅演员演技优秀,更为观众带来了艺术的享受、思想的振动和未来的启示。它在建党百年之际,展现了正确的历史观,让观众看到了知识分子在推动中国革命中的价值和力量,也在建党百年后衣食无忧的今天启示学人,要用传播的武器继续履行知识分子的责任,强化文明与人、审美与人的关联。

掌声四:

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致掌词:这是中国纪录片全方位解读抑郁症的开篇之作。该片充满人文关怀,以真实的镜头,直面“抑郁症”,真切地呈现了患者及家人的痛苦、思考、挣扎、疲惫;记录了医学科学领域在对抗抑郁症方面作出的艰难实践与执着探索;努力用人性的温暖帮助患者战胜病魔,树立起积极的人生信念。当抑郁症如同一个幽灵行走在当今社会时,该片以它的温暖与理性抚慰人心,并开启了一扇扇幽闭的心灵之窗,注入阳光与力量。

第四个掌声致以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影片关注了抑郁症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以温暖的镜头对他们伸出关爱之手,是一部呼应时代命题,关心社会现实,捕捉丰富人性的佳作。

总导演史慧认为,这部纪录片是关于勇气的纪录片,它的创作过程历时2年,采访了150余人,是很多患者勇敢地走到镜头前讲述亲身经历,才有了它的诞生。她对创作历程中得到的众多支持和帮助表达了感谢,也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态度。她认为纪录片应该有观点和目的,并表示希望做一些实用性的纪录片,对社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给予有温度的关注。

敬一丹提到,自己在20年前针对抑郁做新闻调查时,采访过程非常困难,在获取信息和避免伤害之间很难平衡。但这部纪录片的主创团队成功地将一个敏感、私密的主题制作得有生命力,打破了我们对抑郁症的灰色刻板印象,而将它刻画得多彩、温暖,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非常具有前瞻性。

韦路认为,这部纪录片体现了四个“有”。一是有关怀,关注了抑郁症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体现了人文情怀,做到了心怀国之大者。二是有故事,从真实平凡的患者故事入手,使内容更加鲜活,让观众对抑郁症有了深刻的认识。三是有思考,和新闻相比,纪录片有更多时间去思考,这部纪录片不仅展现现象,也对抑郁症社会问题的根源做了分析。四是有对策,针对对抗抑郁症提出了解决方法,符合打造建设性新闻的时代趋势,对这一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给出了启示。

张同道提出了《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的三个亮点。第一,央视作为主流媒体,面对抑郁症这一巨大社会问题,没有视而不见,做出了足够好的回应,展现了纪录片的社会责任和央视的公众信誉。第二,本片关注了社会的丰富和复杂性,体现了充分的人文关怀。第三,本片做到了善意地对待问题,积极引导社会的健康发展,它的基调不是流泪和控诉,而是治愈、复位、温暖,让问题有解决的可能,成为有“药效”的纪录片。

掌声五:

短视频节目“罗翔普法系列短视频”

致掌词:短视频是当下最受欢迎与最活跃的节目形态,是互联网时代社会传播影响力的重要构成。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通过具体而生动的举例,严谨而诙谐的语言表达,引导大众特别是青年群体走进法律殿堂,理解法律知识,唤起大众心中对公平正义的信念,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用法律照亮社会,用知识点燃希望,成为了短视频时代社会教育与知识普惠的自媒体标杆。

第五个掌声给予短视频节目“罗翔普法系列短视频”,这也是“掌·嘘”首次向短视频致掌。该系列短视频打造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法律课堂,持续引爆传播热点,在蓬勃发展的短视频节目中脱颖而出。

对于获得掌声,罗翔在VCR中用诚惶诚恐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罗翔提到,最开始知道如此多年轻朋友喜欢看他的普法视频时,他感到非常意外,很多时候都是“无心插柳”,所做的只是诚实地讲课,却意外地获得了如此多的喜爱。有人说是因为幽默,有人说是因为哲理,但他认为,这些视频之所以能拨动观众的心弦,实则是因为观众内心深处原本就有对公平和正义的渴望。他认为,教师的本分只是真理的“助产士”,去唤醒人们内心早已存在的知识,而对公平和正义的渴望是人类的“出厂设置”,无需被灌输,只需要被激活。他表示,“我们都是在借来的时间中生活”,而“掌声”的精彩更需要被一位位接棒者传递下去。

沈卫星认为,这一系列短视频获得掌声当之无愧。这样一个短时间内收获巨量粉丝的现象级传播事件,不是发生在演艺界,而是在普法工作者身上,是一个奇迹。罗翔教授在教学中变艰深为生动,变枯燥为鲜活,充分体现了他的权威专业性,和对国家法治的关切情怀。在这样的讲述下,观众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汲取知识。罗翔把法律知识从法学课堂搬到网络更大的课堂,成为法律的布道者,青年观众中收获了好口碑,非常值得肯定。

胡智锋认为,罗翔的成功秘诀在于有其他同类视频所没有的新探索,体现为五个“有”。首先是有趣,将知识转化为趣味的假想故事,有很强的吸引力。第二是有度,因为有专业知识的加持,而能做到表达不走极端,拿捏得当。第三是有情,真正把老百姓作为服务对象,展现出深刻的普法责任感。第四是有用,讲述的知识都是围绕满足百姓所需而出发。第五是有范,用他具有特色的湖南口音和风趣的表演,展现出个人风度。

时统宇提出了对罗翔的两点思考。第一是,罗翔的传播方式非常符合互联网年轻人喜爱的风格,他将罗翔定义为网络知识分子,他讲的知识是接地气的、有温度的。第二是,他认为罗翔会比传统知识分子走得更远,因为他的自省多于自恋,谦卑多于膨胀,对自己有清醒认识,时刻保持着知识分子素质,是一种非常好的态度。

俞虹认为,短视频成为知识普惠教育的工具,是一种令人兴奋的现象,为罗翔致以掌声正是体现了对这一现象的肯定态度。

》》》年度嘘声《《《

“年度嘘声”关注本年度出现的媒体责任意识缺失,传播过程中的失语、失真、失度、失衡等问题,发出学界独立的警醒之声。

年度嘘声:“流量变现”乱象

一起倾听,掌声·嘘声!2021中国视频节目年度成绩单出了

利用流量赚钱的同时,只顾流量变现获取利益,却忽视了经营、代言中自身的责任,给社会、行业、粉丝等多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像我们在今年熟知的“粉丝经济”、“饭圈”、“虚假带货”、“劣迹网红”、“吃播之罪”等现象,都与对“流量变现”的执著息息相关。我们希望:“流量”不要变成“流毒”。在国家重拳出击之下,我们应如何理性地看待“流量”与“质量”的关系?如何做好创新与监管的平衡?

白岩松认为,流量乱象有两方面,首先现有的流量在大数据加持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水分,其次是内容为王正在变质成收益为王。但他同时提出,不能因为发出了嘘声,就错误地认为流量完全不重要,真实的流量还是应该被关注,应该探索构建一种正向的流量反馈循环。

陈小川认为,有流量就有收入是互联网时代一种怪异的商业模式,在虚假流量的引导下,个性化推送也并不具有专业性,不能真正捕捉到人的兴趣。同时他提出,今后对新闻真假的辨识将成为学界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

尹鸿认为,流量无罪,但唯流量有错。流量是判断信息传播规模的重要衡量物,但现今技术进步和商业利益共同推动了虚假流量和利益导向流量的产生,一方面出现了人为制造流量甚至编造流量,另一方面也失去了价值的多元化。学人们对假流量和唯流量应该给出嘘声,更应该呼唤真实的流量,和更完善的价值体系。

韦路认为,饭圈问题也和流量密切相关,粉丝越掐架,明星流量越高,资本盈利空间越大。他认为,应该正确处理好流量和内容的关系,从流量逻辑回归到艺术逻辑,或者回归到内容逻辑,从不理性的明星粉丝关系回归理性,提升公众的媒体素养,形成数字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时统宇将流量乱象和收视率乱象类比,提高流量真实性、可靠性,需要解决更深层的社会学问题。数据靠造假,口碑靠控评,需要引起社会警惕。

》》》年度特别关注《《《

关注本年度视频节目在疫情背景下所体现出的视频传播的特殊价值与时代意义,彰显视频节目行业的媒体责任担当。

一起倾听,掌声·嘘声!2021中国视频节目年度成绩单出了

本届“特别关注”聚焦视频节目在对外传播中的突破。其中,纪录片《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积数年之功,捕捉动物足迹,破解自然密码,在国际舞台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云南野生亚洲象意外出走,中央与地方媒体人敏锐跟踪,是今年对外传播的神来之笔。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文化专题部主任、《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监制、艺术总监王峰认为,国际传播如果能做好三个维度,就会产生很大的突破:一是到得了、看得见,二是看得懂、愿意看,三是走出去、走进去、正面沟通和交流。《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通过和国际合作伙伴协作互助,成功发行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真正进入了纪录片国际市场,让全世界观众都产生了超越民族、国界和文化的强大共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亚洲象北移报道”前方记者杨景皓认为,这一系列报道的特点首先是长线关注,从5月开始到12月底都有持续报道。其次是充分的融媒体报道实践,不仅是电视新闻,还有小专题片、短视频、vlog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观看需求。第三是尝试多元化的报道角度,不仅关注大象的可爱,更向观众介绍了对大象的科学引导方法,尽到了媒体人的责任。

云南广播电视台“象”往云南》编导冯茵提到,《“象”往云南》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的开幕式短片,以小切口讲述了一个温情的故事,这表现出了我国对外传播的语态变化和传播方式转变。主创团队从4T的素材里精挑细选,选出了最能代表象和人共情的内容,在6分钟内介绍了亚洲象长达17个月跨越1300公里的长途旅行,也展现了另一个视角的可爱和包容的中国形象。

张同道认为,《国家公园》这部影片从思维和传播理念上跨越了文化背景,找到了全世界都能够认同的价值。质量和美学形态上达到了国际标准,刷新了纪录片新高度,成为世界文化市场上的硬通货。他为这样一部影片出自中国团队之手而感到骄傲,也希望能涌现更多有能力的团队讲好中国故事。

沈卫星是动物纪录片的忠实爱好者,他认为,在对外传播中,往常是反映重大时代主题和社会命题的内容多,但《国家公园》这部片子在动物身上承载了国家形象,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的生态文明、社会文明,非常具有国际范儿,也充分表达了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命运共同体”主题。

刘昶提到,在外宣工作中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要推动对外宣传创新,二是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样态上看,中国已经做到了从纸媒,到对外广播,到中国电视走出去,到视频节目的创新,并紧跟时代地做到以慢新闻报道进行长时间跟踪。从效能上,也对视频节目的海外传播效果更加重视。他认为,这一系列影片和报道之所以成为特别关注,正是因为它们用国际社会可以理解的语言、可以接受的方式讲好了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故事。

韦路认为,这一系列节目是中国媒体国际传播方面的很大进步,也成为了中国非常好的形象宣传片,让全世界观众看到云南之大和美,中国之富和强。他从中提炼了三个启示:一是通过关注生态和自然的普世价值,跨越国际传播障碍;二是舍弃过分的严肃和宏大叙事,讲有温度和情感的故事;三是建构完整的中国形象,而不是只讲文化故事,并希望今后中国视频还能介绍更多中国的生态、经济、政治形象。

张志君表示,《“象”往云南》不仅巧妙借助这群“不想躺平的大象”吸引了很多“铁粉”,同时也让曾经对“大象”形成某种思维定式和审美疲劳的旁观者,重新对此形成更为立体全面的关注。所以我在这里向“想要学会跳街舞的大象”致敬,同时也特别想向引发广泛关注的那批云南象、亚洲象致敬。

陆小华认为,这一系列节目做到了不仅关注人的家,也关注动物的家;不仅关注中国,也关注世界。它们用实际的传播效果,告诉了所有从事国际传播的人:只要有心,一切都是媒介,从动物故事中也能讲述中国故事;创新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开始,只要换个眼光,就能看到无限的广阔空间。

一起倾听,掌声·嘘声!2021中国视频节目年度成绩单出了

“掌·嘘”活动临近尾声,俞虹提到,本次“掌·嘘”在直播平台收到了很多的关注和响应,以互联网的连接扩大了受众的边界,成为一种新的尝试。五个“年度掌声”、一个“年度嘘声”、一个“特别关注”,是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以纯粹的学人身份的独立态度的表达,是对2021年中国视频节目的一次理性梳理,也蕴含着对未来中国视频节目的真诚期待。

最后,俞虹向广大中国视频节目创作团队,向“掌·嘘”学人和嘉宾评委团队、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和浙大城市学院学生工作团队、以及所有观众表达了感谢。今后,“掌·嘘”还将继续关注中国媒体的现状与未来,继续见证中国视频节目的发展。

出席评委(以姓氏拼音顺序)

白岩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评论员

陈小川 《中国青年报》原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

胡智锋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博导

敬一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主任

刘 昶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教授、博导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陆小华 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原专职副主任

时统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沈卫星 《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韦 路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尹 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澳门科技大学电影学院院长

俞 虹 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张同道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导

张颐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张志君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总编辑兼《教育传媒研究》杂志总编辑、研究员,中国教育电视协会副会长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原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130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