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一滴水(程其想)

嫁女
我的家乡在南昌市的郊区靠近鄱阳湖。那里湖泊纵横交错,渔歌唱晚;稻田望不到边,一阵风吹来稻香百里;五百里鄱阳湖水色连天,草洲上候鸟翩翩起舞;油菜花飘香,荷塘蛙声一片;春雨醉绿柳,牧童笛声扬;是鄱湖鱼米之乡。

鄱湖鱼米之乡
小时候那家要嫁女是村里的头等大事。嫁女家父母必须提前三个月就要办好女儿陪嫁妆。这几项嫁妆是必须要的:樟木箱一只,漆成猪肝色。嫁女家放些钱在箱中叫压箱钱。新娘到了新郎家拿出锁匙在众人的监督下交由伴娘开箱,取出压箱钱,少则几百几千多则上万几十万,这就要看新郎家的彩礼多少和新娘家的富足程度来决定压箱钱的多少。内面专门有一个红包是给伴娘的,一般一二百元左右。还有大中小一套木制脚盆,大脚盆洗澡,中脚盆洗衣服,小脚盆洗脚,刷上桐油漆成红色。再就是木制圆马桶一只,叫做“百子桶”,供大小便和孕妇生孩子坐便用,刷上桐油漆成红色,嫁女时马桶里要放进红色鸡蛋,以供新娘到婆家吃,意味着新娘早生贵子。

樟木箱

脚盆

百子桶(马桶)
而哭嫁传承了几千年,新娘家越哭新郎家就越发,不哭不发。

娘哭嫁教女
记得我12岁那年,邻居程应春叔嫁女,新娘是金凤姐姐。按风俗全村每户人家在新娘出嫁三天之前送来“嫁饭”,“嫁饭”为10至12个鸡蛋,一块花手帕(后来发展到一条花手巾)。出嫁那天早上派一个代表来吃“嫁饭”,我是代表我家来吃“嫁饭”的。
“嫁饭”酒席为七个菜:两个稻草捆绑东坡肉(共三市斤)、一盘干小鱼、两盘炒白罗卜丝(不放肉)、两大饭碗豆干汤,如果吃的菜不够东家会加上罗卜丝。酒为自己家酿的清明酒,它香醇甜蜜后劲十足,一不小心多喝就会吃醉,醉得你东倒西歪,好比活神仙呢!而茶水是自已家里种的谷雨茶叶泡的,清香醇口悠悠醉人。米是“碾子”碾的“湖南早米”,它长粒白如玉,清香柔软爽口不要菜也能吃上两大碗呢!而人们礼貌客气,尊老爱幼,拱手作揖,按辈分称呼。
“嫁饭”拿现在来说很寒酸,由于当时农村很穷只有这样。但人们照样吃得兴高采烈心满意足呢!
只见厅堂里烧了一盆木炭,用篾罩罩着,篾罩上放着一把竹筛子,新娘所有的陪嫁妆都要放在上面烤照一下,意思为“过千人眼”可辟邪。金凤姐姐的陪嫁衣服被子枕头鞋袜等一件件由人传来,在筛子上放烤一下,然后放在外面的抬架上,捆绑好由新郎家人抬走。
金凤的舅舅他今天算是最大坐在主席宴上,全场的嘉宾都要看他的行动来结束吃喜酒。他若是觉的大家吃的差不多了,会站起来讲道:“两位红叶(媒人)各位亲戚朋友,今日我外甥女出嫁感谢大家来光临,使我三生有幸啊!”,然后他拖长着嗓子拱手作揖地说道:“哭嫁了!”说完立即离开酒席,众人必须也跟着离开酒席。
立即唢呐响,吹奏一阵子后停。

开始哭嫁
这时闺房里传来“哭嫁”声,见金凤姐姐的父母哥哥嫂嫂弟弟妹妹,本家婶子嫂子、外婆舅母阿姨等一大群人在房间里。金凤姐姐坐在闺女床上,头戴着凤冠。由其外婆给她开了“粉面”,所谓开“粉面”就是在新娘脸上抹着白香粉,拿着带水的白棉线挽成双线,一头用嘴巴咬着,另一头用手拿着,在新娘脸上来回夹去毫毛和脏物,使她脸上光泽白净美丽动人。这一手艺是绝活一般人是做不来的,很有诀窍呢!以前有专门赚钱开“粉面”的粉面婆,开“粉面”必须在出嫁的天刚拂晓前完成。金凤姐姐在红衣嫁妆上套个红肚兜,肚兜里装满了红包。胸前挂着一面铜镜为“照妖镜”,她不断地哭泣着。

媒婆
而媒婆打扮的花枝招展,擦脂抹粉,抽着香烟,一会儿跑房间一会儿跑厅堂,忙得不可开交。
有人不断地在哭嫁的人群头上抛撒着染成红色的棉花籽、红枣和柏树叶,意味着青青吉吉,早生贵子,多子多孙。

母女抱着哭嫁
先由金凤母亲引领开口“哭嫁”:
我的崽呀!今天出嫁娘怎么舍得你啊?
十月怀胎把你生啊!两年奶水把你喂啊!硬饭米粥把你饱啊!尿布屎片娘来洗啊?
你可晓得娘的累吗?冷暖饥饱娘心挂啊!头痛脑热娘心惊啊!我的崽啊!
带你带到三五岁啊!跟前跑后惹人爱啊!十年读书费来缴啊!针线女活把你教啊?
带你带到十六七岁啊!你总才晓得尿屎臭啊!屋下田头晓得帮啊!洗衣煮饭样样来啊!爸娘疾苦会头痛啊!爸娘怎么不喜欢你呀?哪里晓得呀?女大十八就要出嫁啊!
崽啊!我的心肝啊!爸娘怎么舍得你啊?(爸娘同声哭嫁)。
婆家哪有娘家好呀?公婆哪有爸娘亲呀?做人媳妇难做人啊!时时处处要小心啊!
孝敬公婆是本分啊!服侍丈夫为贤道啊!屋里屋外勤打理啊!洗衣做饭要精心啊!做人做事要低调啊!有理无理让三分啊!等到三年两载儿出世啊!才在婆家算个人啊!
崽啊!肉啊!从今以后啊!饥寒冷暖自家管啊!有病有痛自家担啊!总记得爸娘的教诲啊?在婆家做太婆啊!
这时唢呐又响,奏了一阵子后停,接着铜锣响,响了一阵子后停,听见村长拖长着嗓门说道:“一吹一打了!”

新娘哭嫁
轮到新娘“哭嫁”:
爸啊!娘啊!我的亲爸娘啊!
今日女儿出嫁去啊!怎舍得爸娘啊?
蜡烛红火照华堂啊!女儿开言叫爸娘啊!
父母养儿盼指望啊!如似南柯梦一场啊!
一尺五寸把儿养啊!移干就湿苦吃尽啊!
在娘三年怀中滚啊!在爸肩上拉屎尿啊!
青布裙来白围腰啊!背儿过了多少山坳坳啊?
布裙从长背到短啊!这田背到那田转啊!
风里来啊!雨里去啊!爸娘把我拉扯大啊!
怎知望着捡蛋时啊?哪知鸟儿出巢去啊!
爸娘恩情比海深啊!女儿怎么舍得爸娘啊!
这时唢呐吹响,吹奏一阵子停,铜锣响,响一阵子停。
“二吹二打了”村长拖长着嗓门喊着,告诉屋里的哭嫁人还有最后一场哭嫁了,请抓紧时间哭吧?

哭嫁如哭丧
最后是众人哭嫁
新娘对哥嫂哭嫁:
我的哥嫂啊!一个桔子十二瓣,哥嫂妹妹要分散啊!一根竹子十二节,逢年过节要来接啊!一个鸡蛋没散黄,你家姊妹日子长啊!一口水缸三道箍,你我姊妹莫生疏啊!
姑嫂哭嫁:
嫂:姑姑今天出嫁去啊!哥哥嫂嫂断心肠啊!
雨打芭蕉滴滴响啊!想去往事泪汪汪啊!
抱着姑姑走街坊啊!背着姑姑看龙灯啊!
姑姑(新娘):
嫂啊!我的亲嫂嫂啊!
今日姑姑出嫁去啊!怎舍得离开嫂嫂啊?
油菜花啊!百里香啊!嫂嫂恩情永不忘啊!
过年过节来相会啊!只盼嫂嫂笑脸迎啊!
嫂:禾花香啊!稻谷黄啊!来年姑姑带儿来啊!哥嫂出门十里迎啊!
姑姑(新娘):
梅花香啊!喜雀叫啊!姑家喜迎亲哥嫂啊!
等到吾儿满周岁啊!哥哥嫂嫂坐主席啊!
大海宽又深啊!怎比我姑嫂感情深啊?
姐弟哭嫁:
姐(新娘):弟弟亲啊!弟弟好啊!
摇篮摇啊摇啊!唱支童谣给弟听啊!
山路湾湾水潺潺啊!牵着弟弟去上学啊!
经常哭骂打架闹啊!惹得爸娘来生气啊!嬉皮笑脸惹爸娘笑啊!转眼忘得一干二净啊!
拣个石榴平二分啊!打开石榴十二格,嗝三隔四不隔心啊!
弟:姐姐亲啊!姐姐好啊!姐姐出嫁弟不舍啊!
记得哟!姐姐背我上幼儿园啊!带我上山采茶叶啊!
小满栽禾乱似麻啊!姐姐栽禾唱山歌啊!
我在田埂甩泥泡啊!沾得姐姐满脸泥啊!
从今姐姐出嫁去啊!使得弟弟好孤单啊?
东边太阳西边雨啊!到了暑假去看姐啊!
姐妹对哭:
姐:我的妹妹啊!桃花树上十二丫,我们同根又同丫啊!今朝妹妹要分离啊?离开绣楼好孤单啊!
妹(新娘):桃花树上十二丫,我们同父又同娘啊!今朝姐妹要离开啊!难舍难分情难断啊!
姐:桃花树来丫对丫,我姐心里难宽怀啊!丢你妹妹婆家去啊!逢年过节又才来啊!
妹(新娘):桃花树上丫对丫,望姐心里多宽怀啊!多承姐姐把妹妹待啊!姐的教诲记心头啊!
轮到长辈们哭嫁:
崽啊!肉啊!
稻花香啊!稻谷黄啊!到了婆家是婆家人啊!嫁出去的女啊!泼出去的水啊!在婆家做太婆啊!
一年三节回家来啊!看爸又看娘啊!
孝敬公婆是孝道啊!服侍丈夫是妇道啊!吾儿早生贵子,做太婆啊!……
这时唢呐吹响,奏了一阵子停。接着铜锣响,铜锣手使劲地敲打着锣:“砰砰砰”催人心惶,催人泪下。
“三吹三打了”村长拖长着嗓门叫喊着,提醒哭嫁的人们结束哭嫁了。
这时见新娘长兄过来抱妹妹出嫁,为了怕哥哥抱累了歇一下、弟弟拿着椅子跟在后面做好姐姐垫脚的准备。按照家乡的风俗出嫁女脚是不能贴着地的,贴着了地就是带走了娘家的土地是十分不吉利的。这时由送嫁的十个姐妹和弟弟一同撑扶着走出村口,然后新娘站在椅子上再由新郎背上花轿。
随着村长的“三吹三打了”话音刚落,房里哭嫁声更响更凄凉更断人心肠!旁人听后泪汪汪。真是“哭嫁如哭丧”啊!最后大家齐声哭唱道:“到了婆家做太婆啊!”。
“出嫁了!出嫁了!”村长拖长着嗓门唱道,催促着新娘赶快出来。
这时新娘兄长满头大汗抱着哭得死去活来的妹妹向村口跑去。

新郎迎娶新娘
这时唢呐锣鼓喧天,人们不断地抛撒着红棉花籽红枣柏树叶。但不能燃放爆竹送行,如果燃放爆竹意味着“赶紧将这个狐狸精送走”的意思。
“起轿了!”媒婆一声叫喊。
新郎骑着骏马头戴着插花礼帽,身穿婚礼服披着大红布,胸扣着大红花。
连骏马头上也戴着一朵红花呢!
新郎满脸红光,兴高采烈,走在迎亲队伍的最前面、领着花轿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将金凤姐姐迎娶走了。
见一群小孩跟在后面跑着呢!
大门对联写着:
珠联璧合
翔凤乘龙两姓偶
好花圆月百年春
壬寅年 虎年 甲辰月十五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84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