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指的是多少岁的人(豆蔻之年是多大岁数)

? 咱们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累,放眼全世界,也是目前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所以走在中国的任何一座城市里,和任何一个人交流,都或多或少可以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年龄”这个话题,当有人问我们年龄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直接说出来,今年多少岁,出生于哪一年等等,但是和现代社会不同,古人一般不会说自己今年几岁了,而是会用豆蔻、及笄、花甲、古稀这样的词来形容。

虽然在我们听来是一头雾水,不过古人倒是可以直接判断出对方的真实年龄,并且注意双方交流时的言行,那么这些词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一、少女常用的词

1、豆蔻年华

豆蔻年华指的是多少岁的人(豆蔻之年是多大岁数)

有一点古代和现代是有共同之处的,那就是对年龄比较敏感的往往是女性和老人,比如我们大家问女孩年龄的时候,会带上“芳龄”,问老人年龄会带上“高寿”,所以今天咱们就着重讨论一下女性和老人“专用”的年龄词汇。

首先就是在影视剧或者文学作品里经常出现的豆蔻,这个词有对应的成语,即“豆蔻年华”,这是多少岁呢?一般来说是指13岁到14岁的女孩。

?豆蔻本身是一种植物,也叫做草果,属于多年生草本的一种,主要产自于岭南地区,从外形上看和芭蕉多少有点相像,花朵是淡黄色的,每年秋天的时候会结果,果实为扁球形,种子和石榴的果实差不多,自带一种香味,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在古籍《本草》中有这样一句话:豆蔻花生于叶间,南人取其未大开者,谓之含胎花。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最早在南方地区,人们用豆蔻还没有盛开像孕育生命一般的样子来命名,也用来形容“含苞待放”的青春少女。

最形象的莫过于唐代大诗人杜牧在名篇《赠别》里写道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用二月伊始准备绽开的豆蔻来比喻13岁的少女,可以说十分的生动形象。

如果女孩过了豆蔻的年龄,那么在16岁的时候会成为碧玉年华,20岁的时候称为桃李年华,而24岁被称为花信之年,中华文化的韵味悠长,可见一斑。

?2、及笄之年

豆蔻年华指的是多少岁的人(豆蔻之年是多大岁数)

及笄之年及笄还有一个别称,为“既笄”,同样有一个对应的成语叫做“及笄之年”,这是指多少岁的女孩呢?就是豆蔻和碧玉之间的15岁少女。

这源自于我们汉民族一个古老的传统,在女孩子年满15岁的时候,就可以结发了,其中用到的工具就是笄,用它从头发中间穿过,意味着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生命阶段,这个笄实际上就是一种装饰头发用的发簪。

在很多封建王朝中,一旦女孩进行了“及笄之礼”,就意味着正式成年,也可以进行婚配了,《礼记》载:“十有五年而笄”,一下就把这个仪式的源头拉到了数千年前。

因此对于古代的女孩子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从这一天之后,家族都会视不同的条件和情况,开始教授女孩一些技艺,豪门富户可能会让女孩多看书学习更多的知识,一般百姓家的女孩,则会更多的学习如何操持家务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可不流行什么晚婚晚育,过了及笄之年,头等大事就是要找个婆家,如果拖到了16、17岁之后,就会被认为是“大龄剩女”,是会备受家族内外冷眼的。

?二、老人常用的词

1、花甲之年

豆蔻年华指的是多少岁的人(豆蔻之年是多大岁数)

说完了两个最具代表性,也是最重要的两个少女称呼后,咱们再来看看老人的,一般来说,“花甲”一词是古代中老年人群用到比较多的,什么意思呢?

这涉及到了古代常用的一整套历法——干支纪年法,这套纪年系统,是以天干和地支相互之间错位搭配而成的,现代的年轻人一般很少能够准确的推算出,这里咱们也不多讲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研究一下。

简单的来说,以甲开头,依次搭配12地支,就有了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的“甲子年”、“甲午年”、“甲辰年”等说法,这样搭配12地支完整的走一圈,在古代被称为“周甲”,亦称为“花甲”,也就是60岁的意思。

通过花甲这个词,在传统文化中还衍生出了不少的成语,比如“花甲之年”、“年逾花甲”、“年登花甲”等。

同时,在不同的语境中“花甲”代表的意思也不尽相同,比如赵牧《对酒》: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祝我賸周花甲子,谢人深劝玉东西,是指60岁。

但《说岳全传》中:“有你面貌花甲,如何去得?”就是指年岁,,古人之间交流,更多时候“花甲”都是表明自己为60岁的年龄。

?2、古稀之年

豆蔻年华指的是多少岁的人(豆蔻之年是多大岁数)

“人活七十古来稀”,这应该是我们国人听到“古稀”最多的一句话,那么古稀是多少岁呢?很明了,就是70岁的意思。

要知道,我们在封建时代一直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国,虽然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包括医学在内诸多科学技术的进步始终有限,因此历朝历代的人均寿命都不高。

如果大家查一下资料就会被立刻惊呆,即便是隋唐这样的盛世,人均寿命不过只有30岁到40岁左右,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够顺顺利利的活到70岁,那绝对是人们心目中“自古以来都稀少的年龄”了,古稀之年也就是这样来的。

?最早的出处是在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写的《曲江》中:“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明代大才子唐伯虎也对此表示过感叹: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9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