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暑假的一天,在徐州一家阀门厂当推销员的张爱民只有20多岁,这天,他像往常一样来到了那家理发店里来理发。
因为天热理发的人很多,来理发的人都坐在椅子上排队,张爱民走进了理发店,正在给别人理发的老板和他微笑地点点头,两人算是打了个招呼。
张爱民是这个理发店的常客,老板和他也很熟悉。他刚坐到椅子上不久,理发店的老板就扭脸喊了一声:“阿云,过来给这位大哥洗头。”
喊声一落,走过来一个14,5岁的大男孩子,只见他身材虽然瘦小,但两眼却炯炯有神。
张爱民之前在这里理发,从未见过这个叫着阿云的瘦男孩,他心里就有点好奇。他就问起了瘦男孩是哪里人,小小年纪怎么不好好上学到这里来当学徒。
瘦男孩对他说,他是浙江青田人,叫孙胜荣,开这个理发店的老板是他的哥哥,他是暑假来帮哥哥的。
交谈中张爱民这才知道这个叫阿云的瘦男孩,家中有8个兄弟姐妹,父母都是农民,家里负担很重,他是出来打暑假工的。
张爱民听完,心里产生了一种怜悯之心。
阿云在给他洗头的过程中,张爱民感觉他的手法虽然不是很娴熟有点生硬,但他洗得挺仔细的,阿云这个瘦男孩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他又去理发就没有见到阿云了。
直到年底的时候,他去理发时才又看到阿云。那时候正值冬季,徐州的天气非常寒冷,阿云的手经常与水打交道,就被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生成了冻疮。
张爱民看他的手都快冻烂了,就给他带一些冻伤膏之类的药品让他涂抹。
后来阿云就辍学了,他来到哥哥的理发店里正式成了一个理发小哥。
在以后的日子里,张爱民为了给阿云的理发店多揽点生意,他就经常带着朋友和一些熟人到这里来理发洗头,尽最大努力地帮助他。
至此以后,这两个年龄相差九岁的年青人就成了好朋友,好兄弟。
到了1987年,忽然有一天,张爱民发现他经常光顾的阿云理发店关门歇业了。
张爱民的心里顿时感到了一种怅然和失落,他不知道阿云到哪里去了,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再也没有见到阿云了。
他对阿云产生了一种兄弟般的思念。
人们常说,缘分是个非常神奇的东西,它就像冥冥之中上天安排的一样神秘。这话用在张爱民和孙胜荣的再次交集上最为贴切不过了。
直到在当年的有一天,张爱民出差到了温州,他就住在万家楼的宾馆里。
那天,张爱民到楼下去买烟,他看见了一个非常熟悉的身影,从他面前走过,他随口就喊了一声“阿云。”
15、16岁的阿云听到喊声,扭头一看是他的爱民哥,他就连忙折转身跑了过来。
两人见面后,张爱民就问阿云的理发店怎么关门了,现在做什么事情。
阿云对他说,哥哥的理发店开不下去了,他转行做了别的事情,自己现在在温州的一家眼睛厂里打工,做的是磨镜片的岗位,一个月有6、70块钱的工资。
张爱民听了以后有点惋惜地说:你有理发的手艺,自己开个理发店多好啊,你磨镜片又脏又累,还挣不到多少钱。
阿云低着头说:我没有本钱开店。
张爱民问他开个店需要多少钱,阿云说得1000多块钱。
张爱民毫不犹豫地对他说:这样吧阿云,要不,你来徐州吧,我帮你。
阿云告别了张爱民之后,回到家里,他就给父母说了爱民哥要帮他在徐州开理发店的事情。
阿云的父母听了孩子在徐州时,张爱民对他许多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他的爱民哥是个好人,就同意他到徐州去找他的爱民哥,并嘱咐阿云,将来可别忘了人家的恩情。
一个星期后,阿云买了一张从温州开往徐州的火车票,到了张爱民的单位,找到了他的爱民哥。
张爱民看到阿云真的来找自己了,他非常高兴,他就带着阿云在徐州的大街上转悠,寻找合适的地理位置给他开个理发店。
最后,他们看中了徐州市淮海东路鼓楼医院 对面的那个理发店,那个理发店的前老板因为有了别的事业要做,就关掉了这个理发店。
当时,张爱民还没有结婚,当他的朋友知道他要帮这个穷小子开店的事情后,都非常惊讶,劝他要三思而后行。
因为当时理一个头发才只收八毛钱,开一个理发店少说也得1000多块钱。
而张爱民当时一月的工资才只有80多块钱,就是他一年不吃不喝也不够开个理发店的。
你帮一个无亲无故的毛头小伙子开店,搭上你一年多的工资,万一他搞赔了,你这1000多块钱不就是打水漂了吗?
张爱民说:人家相信你大老远地跑来了,我总不能言而无信吧,他要是真的亏了就亏了呗,没什么大不了的。
朋友见劝阻不了张爱民也就不再说他了,张爱民给房东交了房租,就请朋友帮忙给阿云刷墙,经过几天粉刷整理,装修一新的阿云美发店即将开业了。
理发店装修好之后,张爱民又给阿云买了一套洗剪吹的理发工具和椅子等配套设施。
两天后,张爱民资助给阿云1000多块钱的阿云理发店就正式开业了。
开业当天,张爱民请朋友帮忙给阿云站台,忙前忙后地张罗着各种事情。
阿云的理发店开业后,张爱民经常过去看看经营情况,鼓励他要尽心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做事不要浮躁。
有时上下班的时候,张爱民还特地的过来看看阿云,顺便给他带点东西吃,就这样两个萍水相逢的男孩子相处比亲兄弟还要亲。
在此期间,张爱民的朋友过来理发时,阿云从不收他们的钱,但张爱民的朋友说,一个小孩子在外面做生意不容易,一定要给钱,阿云不收钱,他们就把钱硬塞给阿云,有时他们扔下钱就跑了。
正是这只有几毛钱的交易,让阿云见证了人间真情和兄弟般的情义。
转眼到了1989年,有一天张爱民像往常一样到阿云理发店去看望阿云顺便在理个头发。隔不长一段时间去看望一下阿云,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这次,他发现阿云的理发店关门了,而且是一连几天都没有开门。
张爱民心想:这小子不辞而别,给他玩起了失踪,没准家里有什么急事回去了,过几天可能就回来了。
那时候还没有手机,他也联系不上阿云,一连几个月还没见阿云回来。
这时,就有朋友嬉笑张爱民:花了1000多块钱给这个穷小子开了个理发店,他干了3年你一分钱也没有见着,他就这样不吭不啊的跑了。
张爱民说,我当初给他开店就没图他给我回报什么,他可能有他的事情,走就走了呗,我帮他开店,他总不会在背地骂我吧。
张爱民见阿云几个月没有回来,总不能白白地交着房租吧。
于是,他就退掉了房子,把洗剪吹的工具等东西都让朋友给拉走了。
不久,张爱民也下岗了。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到了2012年,在自己古玩店的张爱民,突然接到了派出所打来的电话。
张爱民心里一惊,难道自己犯什么事了,不然派出所怎么会给我打电话呢。
他心怀忐忑地听着对方的问话。
对方说他是派出所的所长,问他在西班牙有没有亲戚。
张爱民说:没有。
对方又问他是不是帮过浙江人。
张爱民一头雾水地说:我帮浙江人帮的多了,是哪一个,我也记不起来了。
对方又问他是不是帮助一个小伙子在徐州开过理发店。
张爱民脱口而出:是不是阿云?
对方说:是的,他小名叫阿云,大名叫孙胜荣。
所长说阿云要见你,并告诉了他们见面的地点。
当时,与张爱民在一起的还有一个曾帮助阿云刷墙的朋友。
那个朋友提醒张爱民不要去,如果万一不是阿云,要是个骗子怎么办。
张爱民说,人家干嘛要骗你呢,无论是不是阿云都要去见一见,都20多年了没有音讯。
于是,张爱民就和那个朋友一起到了约定见面的宾馆。
他们走进了宾馆,那个所长正好也在那里。
不大一会,从楼上走下来一个身穿西装和衬衫的中年男子,可能是他下楼匆忙连领带也没有系上。
张爱民一眼就认出了眼前这个40多岁的男子,就他曾帮他开过店的穷小子阿云。
两人相拥而泣,不知说什么是好,阿云眼流热泪,张爱民的泪水在眼圈里打转。
张爱民用手拍着阿云的肩膀哽咽地说:你小子居然还想起我这个哥来了,走跟哥回家去。
说着他搂着阿云就往家里走去,激动的竟然忘记感谢那位热心的所长了。
他和阿云已经分别25年了。
张爱民问阿云当年不辞而别到哪里去了一直渺无音讯。
阿云说,他89年有事回了老家一趟,当时正好赶上18岁应征入伍,通过体检和测试,他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合格,就当兵去了。
在杭州当兵三年后,他就退伍了,期间他也给张爱民写过几封信,可能是搬家等原因,他一封信也没有收到。
为了有个更好的发展,他退伍后就到西班牙投奔他姐姐去了。
他姐姐在西班牙是开餐馆的,他就在姐姐的餐馆里洗碗刷盘子,他每天要洗几百、甚至上千个盘子,后来就当上了厨师。
姐姐餐馆的生意非常好,来吃饭的大多数都是在西班牙做生意的中国人,他渐渐地也认识不少客商,他们当中有做各种生意的商人。
闲暇的时候,他就背着挎包带着洗剪吹的理发工具帮那些中国人理发洗头,在西班牙理发也是比较贵的。
不过,他说他有姐姐餐馆给他的工资,他给那些人理发都是免费的,这样他的人脉就慢慢地好了起来,也交了很多朋友,他就尝试着做贸易生意。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善良感知了不少商人,在大家的相互取暖中,他的贸易生意也实现了从0到1的稳定和从1到10的跨越,后来他成立了西班牙百货集团。
现在他已经是西班牙百货集团的董事长,欧洲华人商会副主席,西班牙协会主席,在西班牙的各大城市都有他的公司,早已是身价百亿的董事长了。
他在国外也尽力帮助中国人和外国人,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他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每当这个时候,他就更加思念他的爱民哥,但他不知道他的爱民在哪里,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2008年的时候,他在西班牙也算是有所成就,手里也积累了一些财富,他就回到徐州来寻找他的恩人爱民哥。
但是,20多年过去了,国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徐州也建起了很多高楼大厦,当初他爱民哥的单位和他理发店的位置早已不见了踪影,那次他没有找到爱民哥,他又回到了西班牙。
2010年的时候他又回到了徐州,因为他没有通过官方的查询渠道寻找,只是通过民间查找,这次他又是无功而返。
直到2012年这次回来时,他决心要找到爱民哥,不然的话,爱民哥的恩情就像一块大石头那样压在他心里难受。
他决定通过官方查询渠道来查找他的爱民哥。
于是,他就到云龙湖派出所请求民警帮他查找一个叫张爱民的大哥。当民警听了他和张爱民之间的事情后也深受感动,他们就通过人口数据库的信息来进行查找。
当时,徐州市叫张爱民的男子共有140多人,他们按照年龄和住址进行筛选查找,符合他要找的张爱民只有几个人。
而这几个人中只有一个叫张爱民的没有电话号码,其他几个人的电话打通后,都不是他要查找的爱民哥。
孙胜荣这次回国的时间并不多,他还要尽快的赶回去处理集团的事情。
因此,今天如果再找不到爱民哥那只能等到以后的岁月再回来寻找了,一切都只能交给缘分了。
这时,所长在报警系统里意外的发现了那个叫张爱民的电话号码。
当时,所长就按这个号码拨打了过去,可是,铃声响了好久对方没人接听。
所长对阿云说,你留个电话给我,回头他的电话打通了我再告诉你。
原来报警系统里那个叫张爱民的电话号码,是他之前报案时留下的。
所以,这才出现张爱民接到派出所电话的那个场景。
张爱民和阿云他们这对阔别了27年的好兄弟畅了谈很久,张爱民的妻子也为他们兄弟重逢感到高兴。
孙胜荣看着张爱民只有几十平米的屋子里,还放满了各种古董玉石,比较拥挤。车子还是手动挡的。就对张爱民说,爱民哥你这房子有点挤,我给你买一套房子,再给你换一辆自动挡的车子吧。
张爱民说:我有房有车,住着也可以,你一个人在国外也不容易,你的心意哥哥领了,只有时间常回来看看就可以了。
孙胜荣见爱民哥不肯要房要车,就找他嫂子商议,但嫂子和爱民哥的态度是一样的,她无论如何也不要孙胜荣给她们买房买车。
孙胜荣见爱民哥和嫂不肯接受他的馈赠,他们这看淡物质注重情义的精神,更是增加了他要报恩的决心。
于是,2012年孙胜荣就在徐州户部山街区,投资一千多万元建起了一个酒庄送给了张爱民,他就用这个方式报答恩人。
酒庄的法人代表和营业执照及相关手续上写的都是张爱民的名字。
酒庄开业后,每年都有二三百万的营业利润,张爱民把这些钱全都给孙胜荣,要他拿着这些钱去周转生意。但孙胜荣说什么也不要,他说他当初投资这个酒庄,就是为了报答爱民哥当年帮他开店的恩情的。他说投资酒庄也不是为了赚取多少利润,而是把他当作他们兄弟之间联系的纽带。
他说是爱民哥乐于助人的无私精神感动了我,使我懂得感恩,才有了现在的成就。
后来,孙胜荣就把他的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送到了张爱民的身边,他要张爱民给他带着这两个孩子。他说他相信爱民哥的品质,孩子放在他这里会成长得更出色,优秀。
由此可见,孙胜荣对爱民哥的信任是达到了何等的高度。
结语
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穷工人无偿资助无亲无故的小伙子1000多块钱,给他开个理发店的事情,在那个人们都还比较贫穷的时代里,有人不理解,也有人说他傻。但他却凭着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心,不图回报的做出来了。
在27年后,那个被他资助开店的穷小子,经过自己的拼搏在国外发达了,成了身家百亿的富翁,他不仅帮助别人,更懂得报答自己的恩人。
他三次跨国回来寻找恩人报恩,并送上千万资产的酒店,真正体现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无价情义。
他们一个看淡物资注重情义,一个知恩图报,回馈他人,他们给这个时代写下了浓浓地一笔。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32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