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屹靖,江西南昌人,21岁,职业风暴摄影师,他用2年的时间,行程近3万公里,横跨11个省份,拍下了许多壮丽而震撼的影像,也因此被称为“追风少年”。
风暴摄影师是他对自己身份的解释,对于气象摄影的狂热,这还要追溯到儿时母亲买给他的图书《风力歌》,书中描述了不同级别风力所对应的自然现象,那时的刘屹靖每天都要翻看几遍,直到页脚都被翻得残缺不全。
从小的痴迷,在他长大后逐渐变成了对气象知识的探索欲,他加入了不少气象学爱好者的讨论群,查看专业书籍,阅读专业的气象学论文。上大学后,一次在家中偶然拍到了窗外的闪电,这将兴趣与拍摄技能结合的化学反应,让他想将这件事情持续下去。
2020年开始,刘屹靖正式成为一名职业风暴摄影师。每年开春,便开始关注国内各地气象状态变化,到了夏天时,则开始了各地的“追风之旅”。
每次出发前,刘屹靖都会通过气象数值预报资料仔细分析气象资料,确定一块长宽为几百公里、风暴可能产生的区域,接着准备器材设备,飞到就近的城市,联系司机赶往预定地点,确保在风暴来临前架好机位。
作为一名职业风暴摄影师,既需要有全面的气象学知识、摄影技术,也需要有过硬的户外生存能力。在近距离接触风暴之美的同时,也意味着风险无处不在。2020年夏天,刘屹靖在呼伦贝尔就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拍摄过程。“风暴向我冲过来的最后一刻,草原上扬起一道沙墙,风力至少有10级,以我这个体重是完全站不稳的,我只能抓住越野车的行李架,整个人被吹得几乎要离地了。大风持续了三五分钟后,我才有机会把相机捡起来撤离。”
2021年8月22日在内蒙古通辽,刘屹靖拍到了被气象业誉为我国中尺度气象学目前最完整、最典型的一张超级单体雷暴影像。该作品发布后,被国际科学类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专刊收录为封面,刘屹靖也受邀到北京大学作气象学术报告。
起初,刘屹靖的拍摄目的只是为了追寻极端天气的壮丽之美。但在一次追风途中,路边牧民的一席话,让他关注的焦点从单纯的风暴美景转向了被风暴所影响的人们。“当时那个牧民说,你们这些摄影师应该过来多拍拍我们,你知道今天下午冰雹有多严重吗?冰雹把我一年的庄稼收成都打坏了,把我三轮车玻璃也砸烂了。就觉得心里面特别难受,特别不舒服。”
从那以后,刘屹靖决定不再单纯追寻美,而是更多地追寻气象学背后的人文关怀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后来,他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短片,不再是仅有冲击力的画面,而变成了阐述更多气象原理、介绍防灾减灾措施的科普作品。
用镜头与风暴对话,刘屹靖特别享受永远在路上的过程。由于风暴千变万化,难以预测,常常追逐上千公里仍然一无所获,但他依然乐在其中。
除了追风和科普以外,刘屹靖还加入了一个气象科研课题组,计划到沙漠里蹲守风暴,采集数据,研究特殊环境下风暴相关的形成机制。今年的风暴季节已经来临,刘屹靖已经收拾好了行囊,期待着与风暴的下一次相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19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