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辩论,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案例?

7月6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公示了2022年应届毕业生招聘拟聘用人员。没有人想到,这样一场普普通通按照事业单位招聘工作规定进行的公示,竟然会在公众面前掀起轩然大波。

从当日开始,在7月7日到15日的整个公示期内,人们对于公示人员名单的争议在网络上从未停止过。拟聘人员是否具备参试资格?考试形式是否合理合法?成绩的公示和通知是否遵照有关规定?一时之间,各种各样的质疑浮现出来。

为什么一场事业编制考试的拟录用人员名单公示,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和如此巨大的争议呢?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拟录用人员名单中有三人的身份不“一般”。不同于其他应届毕业生,他们是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明星演员,公众对于明星的关注也就自然而然的带到了此次事件上。二是因为编制考试本身的“特殊”属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和公务员公开招录考试一样,都是由中央和国家机关统一组织的编制考试。所有的考试流程、考试规则、考试内容,都必须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确保公平、公正、公开。三是事件冲突两者群体的差异性。一方是大红大紫,享受着名利双收生活的明星;另一方是所有家世背景普通,希望通过考取编制来改变自己前途命运的学子们。也就是这些原因,赋予了一场普通事业编考试,不普通的关注度;正是因为种种矛盾在发酵,才让这一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娱乐圈、体制内,而演变成了一场关乎社会性公平正义的大拷问。

在公示期结束的第二天,国家话剧院发表声明,称招聘过程严格按照公告履行程序,拟聘人员经资格审查均符合要求,岗位设置合理合法,不存在“因人设岗”和“萝卜招聘”的问题。尽管国家话剧院对群众的质疑和所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其中也不乏相关招录数据的列举说明,但一些网友并不买账。对于已签约经纪公司的明星是否具有真的具有报考资格,对于入围人员的成绩公示以及每轮面试结果的及时通知,对于取消笔试只进行面试,以及面试考试采取“线上”和“线下”自选方式的公平性等问题,依旧心存怀疑。

社会监督包括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两种行为主体,是人民主权原则的直接体现。国家对于社会监督的重视度,不仅体现着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民主观念和道德水平,更是直接影响国家的民主化水平。因此,如何对待舆论热议的问题,如何回应公民的种种质疑,也就变得至关重要。

我们当然相信,国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相信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现实是,很多时候正义的起点和结果并不够,真正让所有人信服的,必须是包括程序正义在内的全过程正义。这也就对国家机关以及代表党和国家形象的公职人员们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看到的是,群众的满意度,并不只是电话评价里标准化的等级数字,也不只是黑纸白字上的满意和不满意,而是真真正正存在于每个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而要解决好群众质疑,提高群众满意度,有时候需要的不仅是官方模板化公式化的声明和看起来有诚意的道歉长文,而是实实在在的改变。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都要持续改进,力求做到全流程、整程序公平、公正、公开,让所有人无可挑剔、心服口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146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