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英语单词怎么写(虚拟英语单词名词)

前 言

作为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之前,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英语是什么?”“教学又是什么?”只有弄明白了这两个问题,我们才能确定“英语教什么?”“英语怎么教?

可是,长期以来,许多英语教师拿起教材教学,放下教材阅卷,并没有思考这些问题,而是一心只盯着学生的考试分数。这样,教师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结果,许多学生无法学好英语,即使有少数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了高分,但英语应用能力仍然极低。这种高分低能、效率极低的教学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正如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所言:英语教学费时低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扭转这一局面,本人在深入研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础上,根据“学、用结合”的理念,从英语教学的本质出发,提出了“中小学英语‘话题·虚拟’教学(English Topic/Theme-Virtual-Situation Teaching 简称 English TVS Teaching 或 TVS Teaching)”。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实践和总结,它成为了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改善了传统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话题·虚拟(English TVS Teaching)”教学已经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今《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教学活动观”理念下,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一、英语本质的认识

语言学告诉我们,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是英国民族的语言。那么,语言是什么呢?

苏联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Language is a perfect system of vocabulary combined with grammar(语言是词汇跟语法结合构成一种的完美体系).”老师们由此认为,英语也就是英语单词与英语语法结合而构成的一种完美体系,因此,学生只要掌握了英语词汇和英语语法,也就掌握了英语。这样,英语教学也就一直停留在词汇、语法等知识层面,多采用简单的重复、记忆、默写和背诵等碎片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作为语言,词汇、语法固然很重要,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A.D Wilkins)所说:“Nothing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grammar(没有语法,表达甚微;没有词汇,表达为零).”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No vocabulary , no language;no grammar, no correct language(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没有语法,就没有正确的语言).” 但是,学生是否只要掌握了英语词汇和语法,就学好了英语呢?实践证明:“No”。现实中,许多学生即使掌握了词汇和语法,也并没有学好英语。

那么,作为一种语言,英语究竟是什么?马克思说:“Language is a weapon in the struggle of life.(语言是一门生活斗争的武器).” 列宁说:“Language is a tool(语言是一门工具).” 由此可知,英语除了词汇和语法之外还应该是英美人民用来生产、生活和斗争的武器、是用来交流、沟通和思维的工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告诉我们,语言既具有人文性又具有工具性。既然如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就不能只停留在词汇、语法等知识层面,而还应该还要抓住“语言是工具”这一本质,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应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和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在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的文化品格、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本质的认识

作为教师,教学是我们的职业,是我们一贯从事的工作,但教学是什么呢?这是我们不能含糊的问题。对教学不同的认识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结果。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解释说: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对“teach”的解释是:“to give lessons to students in a school, college, university, etc.; to help sb. learn by giving information about it”。这两本词典对教学的解释虽然所用的语言不同,但其内容如出一辙,都认为“教学就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于是,长期以来,老师们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就不足为奇,而且天经地义,毋庸置疑。

然而,他们都忽视了重要的一点,即教学对象——学生。首先,学生是人,而不是机器。教学应该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中,重点是教师的“教”,而关键是学生的“学”。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或者学生不接受教师的传递,那么教师的教也就无效。其次,知识和技能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如果教师的教学只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而不顾学生其他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就将会严重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学科既是知识的载体,也是用来培育人的工具。教学应该是教师通过学科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影响和培养。也就是说,育人才是教学的本质,而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能力的培养等都是为育人工作的基础部分。如果忽视了这些,教学就会迷失方向。

三、英语教学的方法

根据对英语及教学的认识,我们认为英语教学:一方面必须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但又不能止于此,应该在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应用所学的英语从事生活活动及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另一方面,教学应该通过教学发挥育人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等方面追求全面发展。那么,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要求,英语应该如何教学呢?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3年版)》强调通过引导学生“学、用结合”进行教学;《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教学活动观”。“教学活动观”不仅包括了“学、用结合”,而且还要求“学、探结合”“学、思结合”“学、创结合”。由此可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不论是“应用”还是“探究、创造”等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活动的内容,二是活动的参与者,三是活动的环境。

然而,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我国既没有英语语言交流的参与者,也没有应用英语的环境。那么,在这些条件严重缺失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活动,使用英语进行教学呢?

经过实践、观察、分析和思考,笔者于2007年7月提出了话题·虚拟教学(Topic/Theme-Virtual-Situation Teaching,下称 TVS Teaching)的教学想法,同年9月在北京参加英语教学研讨会时,把自己的想法向刘道义、龚亚夫两位教授进行汇报,并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支持,于是在学校成立了“话题·虚拟”教学研究课题组,对其进行研究。

TVS Teaching 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话题虚拟出应用的情境及对象,或者根据所处的情境虚拟出相应的话题和对象等,以便开展虚拟活动。其目的就是解决英语应用条件缺失的问题,以便帮助英语教师运用“学、用结合”及“活动观教学”的理念进行英语教学。例如,在教学“School Life”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School life”虚拟自己在国外留学的情境,面对不懂汉语的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或者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引导学生虚拟为国外留学生参观自己的校园的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用英语介绍学校的人文景观等,解决教学中的复杂问题。

自从2007年提出“中小学英语‘话题·虚拟’教学(Topic-Virtual-Situation Teaching,下称TVS Teaching)”以来,我们先后进行了四个阶段的研究:TVS Teaching教学法的研究、TVS Teaching课堂教学的研究、TVS Teaching课外活动的研究、TVS Teaching推广研究,并且,分别于2011年和2015年两次向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办申报并成功立项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1年度)规划一般资助课题”和“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5年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 经过多年艰苦的研究,我们取得了较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发表教学论文十余篇,其中多篇为核心期刊发表及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全文转载的论文;多名英语教师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荣获国家级一二等奖,学校的英语教学得到了质的飞跃。研究成果也先后于2014年和2016年分别荣获“第三届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第四届湖南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运用TVS Teaching教学,我们在理论上实现了以下主要方面的突破:

一是帮助教师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运用TVS Teaching教学,教师轻松虚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学、用结合”,使“英语活动观”教学理念得到贯彻和实施。

二是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从沉闷的知识、技能型教学中走出来,进入虚拟的生活,体验英语的应用,明白了英语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了英语学习的原动力,从而主动学习。

三是改进英语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在TVS Teaching教学中,学生通过探究、应用、创新等活动,改变了过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是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在TVS Teaching教学中,学生很好地将“探、学、用、创结合”,不仅有利于引导更好地学习、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而且提升了英语应用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促进英语学科素养的形成。

五是有利于学生的全人发展。在TVS Teaching教学中,通过虚拟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合作、交流,从而增进友谊,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及互尊、互助的优良品质,有利于对学生优良品质的个性培养。

总之,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实施,我们更加认识到 :“话题·虚拟”(TVS Teaching)教学理论不仅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甚至对其他学科的教学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更有必要将课题研究成果向全国中小学英语界推广,发挥其在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于是决定编写本书。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设计分别如下。

第一章,英语教学的认识与思考,从英语教学的本质出发,阐述“学、用结合”对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并由此提出如何进行“学、用结合”的问题。

第二章,“话题·虚拟”教学概述,对 TVS Teaching 教学进行详细的描述和介绍,帮助读者全面认识、了解“话题·虚拟”教学方法。

第三章 “话题·虚拟”教学理据分析,着重阐述“话题·虚拟”教学的理由,帮助读者理解“话题·虚拟”,提高运用“话题·虚拟”教学的自觉性。

第四章,“话题·虚拟”教学的应用,阐述了英语不同板块中TVS Teaching 的应用方法。

第五章,“话题·虚拟”课堂教学实践,介绍了不同学段的课堂教学设计。

第六章,“话题·虚拟”课外活动实践,介绍了 TVS Teaching在课外活动中的方法即实践案例。

第七章,“话题·虚拟”与其他教学方法的比较,帮助大家更清楚地认识、理解 TVS Teaching 教学方法。

第八章,“话题·虚拟”教学评价与思考,对教学提出了过程性的评价方式和手段,以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TVS Teaching 教学理论从“学”的角度出发,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搭建“学、用结合”的桥梁,创设英语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开展活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以英语学科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学科素养,实现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课程目标。

本书的内容具有五大特性:

(1)科学性。本书是以近二十年的研究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经过反复的实践、思考、修正、总结的科学研究的结晶,并且得到了科学的论证,证明“话题·虚拟”教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外语教学新方法。

(2)学术性。本书从英语及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出发,根据英语的语言属性和学科属性,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阐述了英语“话题·虚拟”教学的概念、方法、过程及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从教学到评价形成了一整套教学方式和方法。

(3)实用性。本书不仅是一种课题研究成果,也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它来自于实践,并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它对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4)操作性。本书所介绍的“话题·虚拟”教学(TVS Teaching),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只要理解了其方法和原理,教师不但可以用,学生也可以用;不仅课堂可以用,而且课外也可以用。

(5)创新性。本书在研究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突出了三个创新性:一是理论创新,即从“学”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话题·虚拟”教学的理论。二是方法创新,即运用“虚拟”的方法创设情境,为活动创造条件。三是过程创新,即通过“课前准备(Preparing Before Class)”“课堂呈现(Presenting In Class)”“课后提升(Promoting After Class)”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应用和创新等活动,实现学科素养的培养。

课题研究过程中,先后得到了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权威专家刘道义、龚亚夫等教授的肯定和鼓励;得到了中南大学黄晓燕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廖光荣教授的指导和帮助;得到了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办李小球主任、湖南省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周宁之主任及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宇主任的支持和指导;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全国知名特级教师、《高考必备》主编刘锐诚老师、北京市特级教师江节明老师等许多专家、学者的帮助和指导,并得到了课题组全体成员及英语组教师的积极参与,以及长沙县实验中学领导的大力支持,尤其是何家欢老师提供了书中的教学照片,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在编写过程中,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长沙县实验中学语文教师邹阳、黄曼妮二位老师承担了全书的审稿工作,特在此表示感谢!

TVS Teaching 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已经为老师普遍接受和应用,必将为教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谢谢大家的使用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刘 松 2021.8 于长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89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