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数据就业方向(互联网大数据就业前景)

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32亿。这足以说明,无论是爱是恨,互联网都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基建”。

学会更好地使用互联网,学会从互联网获取高质量信息,是这个时代应具备的重要能力。

既然如此,非精英的我们,基本没办法获得一手信息的我们,该如何从互联网获取高质量的信息?

互联网大数据就业方向(互联网大数据就业前景)

嗯……其实挺不容易的。

先别指望我们有高质量的一手信息圈子人脉,也别指望我们能像精英那样挖掘潜在的互联网信息,单是我们的认知和心智,都会给我们获取高质量互联网信息造成阻碍。

用心观察一下,你会发现天天都有人在骂互联网,在骂电商,在骂游戏……数量还不在少数。他们张口闭口就是电商搞垮了实体店,互联网是美国人的……讽刺的是,他们排斥互联网,而排斥的理论依据,基本都是在网上看的。

由此可见,非精英人士要想从互联网获取高质量信息,首先需要——

改变自己的“心态”

有些人在互联网上找不到高质量信息,往往是偏执“心态”在作祟:自己明明那么菜,却不去学习,还自动屏蔽跟自己意见不一样的信息。

唉,难搞。

对待不一样的看法,有脑子的人往往先了解对方的看法后,再决定是否“怼”回去,或者该用什么方式“怼”回去。而有些人的操作方式却是:仅看一个标题(甚至连标题都不看)、仅听一句话、仅看一小段被剪辑加工过的视频片段……就默认这个人是公知、是1450,然后直接“开炮”。

这样的心态,能从互联网上获取到高质量的信息才是怪事。

在这里,六宜提供两种方式供参考:

01先客观后主观

在网上看到跟自己看法不一样的内容、信息、新闻等,先克制自己的情绪,深入了解一下(跟自己看法一样的,不一样的都深入了解),然后对这则内容、信息、新闻等进行判断,最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 可以避免被谣言或虚假信息误导;
  • 可以使自己的看法更加客观。
互联网大数据就业方向(互联网大数据就业前景)

02主动去获取信息

所谓主动获取信息,就是自己有目的地去搜,去查找,去对比一些重要的信息和内容。

时至今日,每个公共平台基本都有自己的算法,而结果表现往往是:你喜欢某种类型的内容,它就会一直给你推荐这种类型的内容。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天天看到国内“水深火热”,而有的人天天看到国外“民不聊生”的重要原因。

毕竟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喜欢“无脑”、“猎奇”、“对立”之类的低质量内容:这些内容可以让我们轻松获得“奶头乐”、可以让我们“发泄情绪”,拥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爽”……

而这些内容是无法让我们获得高质量信息的。长此以往,我们还会被困在这类信息茧房里,到时别说提升认知和能力,甚至都无法看清真实的世界。

互联网大数据就业方向(互联网大数据就业前景)

当我们改变自己的“心态”,拥有先客观后主观看待互联网信息+主动获取互联网信息的“心态”后,我们就可以具体操作了——

选择高质量信息源

在当下的内容泛滥的互联网世界,不是没“东西”可看,而是有太多“东西”可看。

这样一来,各种优质内容、垃圾内容、低俗内容等鱼龙混杂,让人难以分辨。尤其是你我这种精英人士,更容易被垃圾内容所吸引,忽略了优质内容。

因此,找到并关注一些高质量的信息源,非常重要。

那么,哪里有高质量的信息源?

  • 中国政府网、国家卫生局、交通局、城乡建设部等政府部门官方网站:一般情况下,带有gov.cn的网站发布的信息,都值得信任。
  • 微信读书、得到APP。虽然得到APP总是被骂,但它的内容质量比绝大部分平台都高。
  • 付费进入一些专业人士建立的社群:如知识星球,播客等,这些付费社群,往往能获得其它地方所没有的高质量内容。
  • 一些质量比较高的信息来源网站。人民网央视影音财新网、财经网等。

这里顺带说一句:高质量的信息或内容是需要付费的。不要一提到知识付费就觉得是割韭菜,而是要学会分辨“哪些值得,哪些是割韭菜”,就像你买其它东西一样。

毕竟工作是需要“工资”的,如果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人都没有收入,那谁来生产知识和传播知识呢?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读书免费,那是因为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帮你支付了学费。

互联网大数据就业方向(互联网大数据就业前景)

公共平台有少量优质信息

要想获得高质量的互联网信息,就得找到高质量的信息源,这能让我们省时省事,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有些人就是喜欢刷抖音微博、头条、知乎等,怎么办?

那就得好好筛选和甄别了。

虽然抖音、微博、头条、知乎等平台现在充斥着大量无价值内容,但如果你有时间有精力,懂得主动查找、搜索、对比……不被算法“捆绑”的话,还是能找到一些优质内容的。尤其是微信公众号,很多专业人士,比较喜欢在上面写专业性的内容。

但是,在这些地方找高质量的互联网信息,难度比较大。

最后

如果条件允许,而且有机会的话,可以去找一些专业人士聊聊,毕竟跟专业人士沟通得到的信息,往往比在互联网上找得更“有效”。

当然,最重要的是先识别你想沟通的那个人,是否是专业人士。

怎样判断这个人是否是专业人士?

有比较简单的方法:

  • 看他是否有相关的产品或作品,相关产品或作品的质量怎样;
  • 看他是否有相关的技能和从业经历,在这方面的水平怎样。

这个时代,想把自己包装成“成功人士”的镰刀太多了。给自己挂一堆头衔,张口闭口就说自己多牛X的人,包装的可能性很大。

反而一些专业人士,喜欢“深藏功与名”,平时不觉得他怎样,但仔细沟通起来,会发现这个人很厉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84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