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推广宣传方案财务预算报告(汉服活动预算)

编者按

6月12日一篇汉服运动大概可能已经死了》引起很多人共鸣,大家纷纷写小作文,表达自己的关切和态度。

感谢东岛先生等人撰文反驳和其他网友的投稿,参考6月13日的《东岛投稿|汉服运动没死,死的只是商家,老的只是一代人》

也感谢其他持有不同观点,甚至对文章口诛笔伐的网友。但我内心是高兴的,这篇文章的初心本就不是一定要说服什么,而是因为汉服复兴的路线之争必须要百家争鸣,只有观点碰撞,才能照亮前进的道路。

本人言辞激烈,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引起汉服界的思考和讨论,沉淀出更多的真知灼见。

也许有人会说,你算什么?在这里代表什么。但是我想说的,我并不想代表,只是把这个号做一个平台,大家各抒己见,真理越辩越明,集思必能广益,今天的争论激辩、理论观点,必为后来汉服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有观点鲜明、切中肯綮、有理有据的朋友,更是欢迎投稿。

汉服这一概念的定位就是:

汉服是汉族的民族服饰体系。

首先先明确一点,汉服这个概念,目前取得的一个共识是:汉服是汉族的民族服饰体系。

“民族服饰”,是直接与每个人的身份证发生联系,直接与每个人的属性紧密扣接,无论男女老少、无论美丑贤愚,在最大程度、最大范围,覆盖全民族的历史与现实。

1、只有民族服饰,是自我认同和他人认知的结合,不管喜欢还是憎恶、不管穿还是不穿,民族服饰已经与该民族的个体连接起来,不可分离。

2、只有民族服饰,跟个人爱好无关,不存在“入坑”“出坑”之说。

3、只有民族服饰,除了身份属性的固有,更是一种可供全人类使用的文化事物,除了汉族人以外,任何人都可以穿戴和使用,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回到东岛先生的问题上,单就服装产业这样一个极其现实的切入点来说,作为民族服饰的汉服,天然地拥有13亿人口的潜在市场;作为中国文化符号之一,走进全世界70亿人口的市场也不存在任何理论上的障碍。

那么仅仅提“传统服饰”,就完全没有这样的战略地位。因为大众完全可以“爱传统”,也可以“不爱传统”,没有任何理论和说法强迫所有大众都去“爱传统”。对于“传统”,我可以“入坑”,也可以“出坑”,并没有身份属性的强关联。说句实话,那些宣称自己只是做“传统服饰”的商家,在理论上,就已经自动放弃了大半市场。

为什么要认清这一点?因为今天汉服界从业者费尽心血构建的“晋制”、“唐制”、“宋制”、“明制”氛围,可以说在“自我瓦解”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稍微清醒一点的人,用圈外的视角看看都知道:朝代粉仅仅是社会上极少数的极少数,依靠朝代粉来撑起商业产业链,就像是在沙滩上建城堡。近一两年的闭店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仅仅宣传朝代古装,而不打出“汉服”旗号,试问有多少人埋单?——这个问题相信汉服从业者比我们更清楚,所以不论是现代旗袍、还是以立体剪裁为核心的汉元素,都要打上“汉服”的名义。

就像有网友问到的“汉元素”“汉风”不香么?那我也同样问问?你觉得呢?因为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拥有大义名分的“汉服”才是真正值钱的关键词。

朝代论是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剂”

有人说,朝代论是细分市场;还有人说,先朝代后民族,慢慢宣传。

可为何总有人自欺欺人?不是傻,就是坏。

难道不知道以“晋制”、“唐制”、“宋制”、“明制”为代表的形制朝代论形左实右,打着红旗反红旗,在解构和破坏“民族服饰”的共识基础,是导致今天汉服运动进入调整期的本质原因,没有之一嘛。

因为今天宣传和传递给大众的内容,绝对不是“民族服饰”。

这里有两个问题:

1、汉服的研究、分类、宣传……是基于“民族服饰”的角度和立场吗?

2、大众接收和理解的“汉服”信息,是汉服从业者想要传递和表达的“民族服饰”吗?

如果是,那么当今世界上2000多个民族、中国56个民族,在向大众展示和宣传时,为何偏偏只有汉服按照朝代分类?

很多人说,汉服有断裂的特殊性。

但是汉族没有任何特殊性啊。要遵循世界上所有民族的一般规律;那么其民族服饰,汉服,更应该遵循一般规律,在向大众展示和宣传时,按照性别、款式、风格、场景……等等分类,去掉朝代化、去掉阶级性。

有人说,唯有汉服需要复兴,所以才会将就老百姓的固有认知按朝代划分。那问题就来了:

1、既然口口声声说是“复兴”,为何不向今天世界上2000多民族服饰的标准看齐,反而自觉自愿地用“古代服饰史”的标准来切成零碎?

2、既然口口声声说要改变老百姓的错误认识,那么为何又毫不犹豫地顺从大众“一个朝代一种形制”的刻板印象

理论和实践自相矛盾,言论与结果南辕北辙,“晋制”、“唐制”、“宋制”、“明制”为代表的形制朝代论如何让人信服?

汉服数千年一脉相承,只有一套形制,不同朝代只是不同风格而已。一个成熟完整的民族服饰体系,怎么可能按照朝代分割成支离破碎的这制那制呢?

于是,汉服复兴20年带来的种种困扰依旧……

为何一定要提汉服的宣传推广路线?

第一条路线:以具体的出土文物为标准,一事一议,以考据复原为“正宗”,形制按朝代分类,尽量采用古人的名词概念,在遵循形制朝代论的基础上,可以改变花色面料搭配。

第二条路线:在华夏思想、民族精神统摄下,以所有文物文献为基础,提取历代共性特征、梳理底层发展逻辑,抽象并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认为形制是汉裁为基础归纳演绎出来的范式,古典审美只是风格,去除朝代论、阶级论,发展现代汉服。

这两条路,用最简单粗暴的话来说就是:形制按朝代划分还是不按朝代划分?

显而易见,考虑到汉服的断裂属性,百年来一直被定义为古装,绝对是第一条路更顺应人心,即使没有汉服是汉族民族服装的概念重掀,第一条路依旧存在。

而这个跟汉服是什么有关系么?有!因为划分路线决定了汉服的定位路线,更是决定了各派从研究到宣传,从理念到实践的分野。

所以,定位路线当然重要,有方向走错了还能走到目的地的吗?(当然,非要环球旅行当我没说)

那么,从考据的角度看,路线之争的本质就是回答:考据古代服饰的复原是为汉服服务的,还是凌驾在汉服之上的?

我认为:既然叫“汉服”,那么汉民族的民族属性自然是挺在第一位,应该是用华夏民族的“三观”和华夏思想来统摄考据复原,而不是用考据复原来解构汉民族的历史和精神。 按照“朝代论”来看,形制分为“晋制”、“唐制”、“宋制”、“明制”,那么如何解释“元制”、“清制”、“左衽”、“清汉女”这类现象?

汉服推广宣传方案财务预算报告(汉服活动预算)

因为,这种分类下的汉服不是民族服饰,而仅仅只是古代汉人穿过的服饰。

按照汉服运动的主旨:我们复兴汉服,复兴的是民族文化,更是民族精神,如果把民族精神给抽掉了,那么对我们来说,这件衣服跟破布没有什么两样。将左衽标注为汉服,这就像是指着“两脚羊”说成是“中华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中餐”,就好像指着“良民证”说成是“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种证件”同等的性质。

汉服运动已经进行到第20个年头了,但是汉服界却对“左衽标注为汉服”的现象唯唯诺诺、暧昧不清,这究竟是汉服还是古装?

同样,如果按照“朝代论”,形制分为“晋制”、“唐制”、“宋制”、“明制”,请问怎么解释“清制”?

汉服推广宣传方案财务预算报告(汉服活动预算)

汉服推广宣传方案财务预算报告(汉服活动预算)

好的,既然都是“清制”了,那么依附于上面的“古典审美”不就是水到渠成了?

这就是按朝代划分的后果。

汉服推广宣传方案财务预算报告(汉服活动预算)

所以,按照汉服复兴的理念,这些衣服根本就不应该在汉服界的视线范围内出现——也就是说,做什么卖什么都可以,别标注“汉服”。

“原教旨主义”的研究思潮泛滥

这条路线陌生么?并不,是与20年实践完全一致的——提取形制其实就是现代汉服理论倡导的一道工序,遗憾的是,然而汉服运动在理论和宣传上,却坚持“朝代论”路线,这就造成了:

理论是“原教旨主义”,而实践却是“建构主义”的拧巴现象。

请问理论和实践自相矛盾、各行一路,如何让人信服?

说得不客气点:第一条路线就是偷懒,就是偷工减料。

研究汉字的要谈书写规则;

研究中餐的要谈烹饪技术;

研究茶道的要谈制茶工艺;

研究国画的要谈绘制手法;

研究音乐的要谈发音原理;

……

所有的学科、学问都有对研究对象原理和本质的探索,都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方法论,都有一套普遍性的、通用的规则(哪怕是技术性的)。怎么偏偏到了汉服这里,就不需要探索其本质特征,不需要一套通用的原理和技术了?

“朝代论”路线有“古代服饰史”的现成路径,所以出成果较为容易;

“朝代论”有群众“朝代古装”的刻板印象,所以宣传普及起来更方便。

更容易、更方便,这就是放弃探索“非朝代论”路线的理由吗?

这就是偏离汉服运动“去朝代化”宗旨的理由吗?

坚定不是,否则就失去了汉服复兴的意义。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汉服运动的初心来,我们是为了恢复汉民族传统服饰在现实社会的应有地位,而不是为了推广高端大气上档次朝代粉的个人爱好。

讲道理地说,我们所有的努力,是为了向大众传递“汉族也有自己民族服饰”这个观念,那么就要围绕“民族服饰”这个主题行动。

“朝代论”打着“汉服”的旗号,但是传达给大众,让大众接收到的观念,真的是“汉族的民族服饰”吗?当宣传者不断地说“这个朝代的”、“那个朝代的”,传达给大众的观念,到底是民族服饰还是穿越古装呢?

当研究者自己都沉浸在形制朝代论的割裂碎片中不可自拔时,当汉服界不断地强化“一个朝代一个衣服”的刻板印象,当汉服界自己将考据和复原凌驾于华夏思想、民族精神之上时,凭什么要大众自动理解“汉服是民族服饰”?凭什么大众要自动认同汉服是自己的民族服饰?

对古代文化不感兴趣的绝大多数大众,凭什么要为其买单?

朝代粉仅仅是极少数的极少数,他们怎么承担得起复兴汉服的产业规模?

形制朝代论天然分裂,君不见微博上那么多按照朝代形制划分的微博号?

难道,形制朝代论不该为目前汉服界圈层化、壁垒化负责吗?

最后,不仅要说的担心后果,“朝代论”的支持者,是在考据、复原的自我感觉良好氛围中,不断放弃华夏思想、民族精神的统摄,一路突破民族属性的底线,奔向极度内卷,大踏步地奔向“大号精美考究影楼装”的歧路……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最后重申本人的观点

1、我赞成的是:要加强考古文物考据复原等科学研究,学术研究可以做断代史。但旗帜鲜明反对的是面向大众宣传推广“形制朝代论”,比如直接对大众宣传汉服分类为“晋制”、“唐制”、“宋制”、“明制”等;

2、汉服是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数千年一脉相承,只有一套形制,在不同历史阶段体现不同的具体形象。古典审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朝代有自己的特征和风格,应该对大众宣传“晋风”、“唐风”、“宋风”、“明风”等;

3、无论是考据还是文物,是手段,不是目的。考据复原要为汉服服务,为汉服披荆斩棘、开疆拓土,要为汉服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反对的是用考古考据文物复原等手段凌驾于汉服之上,制裁汉服的发展;反对用所谓“文物”来凌辱汉服,比如“左衽”现象;

4、现代汉服体系是指继承数千年一脉相承的汉服形制,结合现代时代特征,建立起来的民族服饰体系。体系建设是一项开创事业,没有现成的道路,要靠所有人,基于对文物考据深入研究、吃透本质的前提下,持续探索100年。评判标准是漫长的时间和大众实践;

5、现在的研究者,明明走的是“中国古代服饰史”道路,但是却自以为在走汉服学道路,没有经过整理、抽象、归纳、演绎等等工序,做了夹生饭,还停留在“朝代古装”的思维,就贸然地用“民族服饰”的名义对外宣传推广,最终传递给大众的是精致考究的朝代古装(基于个人爱好),而不是让大众认同的民族服饰(基于身份属性);

6、在现代汉服体系中,文物复原款应该基于民族服饰的基本理念存在,也就是说,必须站在民族服饰的这个统摄下来做研究,做展示,做推广,而不是被“存在即合理”所绑架(并不是古代文物就全部天然自动属于汉服体系)。汉服是一个体系,体系是分层次和场景的。文物复原款是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复原的朝代古装,那么它们在体系中的位置有:博物馆、科教研究、摄影展览、电影电视……不同于今天以“个人娱乐爱好”的身份出现,而是以“民族服饰”的一种具体形态出现。文物复原款是有尊严的,在社会上应该取得一席之地的,不应该变成“戏服”、“道具”被人轻慢。

最后,我真心的恳切,如果要继续使用“汉服”这面旗帜,就应该尊重“汉服”的本质属性,回到民族服饰的立场上,站在民族属性的立场上行动。

“形制朝代论”是路线问题,不是什么内斗,也不是什么不讲团结,而是大是大非、曲折前进的方向问题。

言而总之,本文针对的是“形制朝代论”这种目前形左实右、打着红旗反红旗的流行观点。希望还记得汉服复兴的同仁们,正视和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不要试图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有异议的朋友,用事实和逻辑,对本文观点进行批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80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