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边缘的生意(法律边缘暴利的行业)

01、3厂商判罚200万元

近日,珠海中院3份判决书引来网友热议,上面显示,法院对3家生产电蚯蚓设备的厂商处以近200万赔偿,理由是电蚯蚓机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和浪费。

过去多年,电蚯蚓是否合法问题一直引来了争议,毕竟电鱼国家早就禁止,但关于电蚯蚓问题却出现长时间的法律空白。而蚯蚓并非是“三有”保护动物,因此法律上很难具体解释电蚯蚓是否违法。

在法律边缘的生意(法律边缘暴利的行业)

然而,蚯蚓却是维护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而珠海中院依据广东《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22条规定,禁止用电子设备猎杀野生动物,从而依法对3家生产商进行判决。

而这三家厂商,均有在电商平台出售电蚯蚓设备的记录,对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此次司法判决,也给那些长期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不法商人和黑心猎捕者一个警钟,这也符合我国打击环境破坏、注重环保的决心。

在法律边缘的生意(法律边缘暴利的行业)

其实因电蚯蚓而引发的司法争议并不少见,如去年江苏沛县法院一份判决书就上了热搜,当地一村民朱某,听闻蚯蚓市场价非常高,且不像电鱼那样犯法,当地没人管,在家闲着的他,从网上购买了一台“地龙仪”,想要用它来赚取外快。

然而,该设备质量隐患比较大,安全系数低,且朱某没有操作过,且没能详细观看说明书,结果在操作时不幸触电身亡。其家属认为,朱某的身亡是因机器有安全隐患所致,随后将厂家告上了法院,并索赔70万元。

经过法医鉴定,证明朱某是电击而亡,且“地龙仪”设计简单,安全隐患比较大,再加上厂家经营范围不包括“地龙仪”生产和销售,因此法院判决厂家赔付70万元。

在法律边缘的生意(法律边缘暴利的行业)

02、农村电蚯蚓猖狂

其实早在80年代时,就有人受电鱼机的一影响发明了“电蚯蚓机”,在四川、两广、安徽等地比较流行,但当时大家主要是玩玩,并不依赖其赚钱,捕捉的蚯蚓一方面是用作药材,一方面是食用,在广东地区有吃“地龙”的习俗,将其煎炸后口感独特。

不过后来,我国从荷兰引进新品种,使得蚯蚓养殖产业快速壮大,但产量过多,市场需求不高,结果整个行业就此没落下去,电蚯蚓的人也越来越少。

然而,2002年开始,市场上的蚯蚓需求加大,其收购价也在大涨。亳州一男子朱某对“电蚯蚓机”进行改良,使得其变成灵巧、携带方便的“地龙仪”,使得其捕捉效率增加。将电流导入地下,2-5米范围内蚯蚓都会受影响,10分钟内就会全部钻出地面。

在法律边缘的生意(法律边缘暴利的行业)

之后,朱某又将其通过网络卖出去,订单火爆,不少厂家也纷纷模仿制造,因“地龙仪”是非标产品,安全性能不高,且质量参差不齐,以至于经常出现漏电致死现象。

不过它对环境带来的破坏更大,不少人依靠电蚯蚓一天就可捕捉上百斤蚯蚓,一斤鲜蚯蚓可卖出10元左右,一天运气好的可赚上千元,地龙仪也不过才三五百元,可以说是一本万利,一天就能回本,但蚯蚓数量却在急速减少,土壤板结化危机出现。

03、生态危机谁买单?

蚯蚓是一种药材,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地龙素成分多,可用于多种疾病治疗。此外,它也有美容效果,还是化妆品生产的一种原料。而它的蛋白成分占比为50-65%,且有近20种氨基酸,可用于牲畜饲料。

正是其价值颇高,市场需求加大,蚯蚓价格也水涨船高,鲜蚯蚓10-18元,干蚯蚓70-150元一斤。再加上养殖成本高,电击一本万利,因此不少人加入电击蚯蚓的行列。

然而,蚯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之大,分布在各大生态系统中,且在占土壤生物的59-79%,其的生命活动对土壤均有特殊的影响,可让土壤疏松,并增加土壤的肥力,还可降低土壤中的有害物成分,对农作物的生长贡献颇多。

而蚯蚓也能吞食化肥、有机物碎屑残留,从而转化为庄稼需要的营养成分。而蚯蚓粪本身就是高营养肥料,可提高腐殖质。

一旦农田缺少了蚯蚓,那很快就会板结化,土壤贫瘠,农作物产量也会降低,可见蚯蚓对农业有多重要。如果任由人们大量捕捉蚯蚓,那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最终只会由农民、全体中国人买单,毕竟粮食关乎一个国家的稳定,希望人人都能树立起环保意识,杜绝电蚯蚓行为,大家咋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60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