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有句话很火:
你永远赚不到 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
所以说,财富本质上,就是认知变现!
听上去太正确了,这大概就是普通人赚不到钱的原因。
但是,你是否想过:
有了合理的认知,就一定能赚到钱吗?
别急着下结论,我们先看一段经历:

8年前,我在saas行业销售,直属领导在业内牛的不行,最高一个月拿过20万的收入。
后来做管理,带着我们这群新兵蛋子,那肯定是手到擒来。
都说认知是财富的变现,我们学个几层的功力,赚个3万5万,肯定不算难。
但现实很讽刺:
他下面的人,换了一撮又一撮,别说3万、5万了,搞个1-2万都是千难万难。
我自己就是个典型,在他的任期内,最高月收入,也就1.5万左右,还是把命拼上的结果。
怪我们不够努力吗,还是没能学到足够的认知?
并不是。
而是,财富是认知的表现,这句话本身就没那么正确。
这事,没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回归到赚钱这个事情,大家完全可以去想想,认知够了就真的赚到钱了吗?
现状其实都已经说明了,不太可能!
就算你有不错的认知,也要跨越3个鸿沟。

第一个鸿沟叫情绪:
几天前,我和朋友讨论商业方向,提到了某个公司,商业模式特简单,一个月也能赚个10万8万的纯利。
他很难理解,说这玩意一点门槛都没有,老板不怕员工学会了,自己单干吗?
我笑道:有多少人敢呢?就咱们之前干的活,它难吗?有多少同事,自主创业了呢?
他突然愣住了,随即苦笑了下,点了点头。
现实就是这样:
大多数人为什么只能打工?
不是能力问题,也不是认知问题。
问题在于绝大多数群体,都厌恶风险,习惯了稳定。
他们害怕损失,害怕失败,害怕冒险。
这也是小老板千万,干的活即便再没有门槛,也能稳坐钓鱼台的原因。
所以,有认知就够了吗?远不够,只要你会害怕,只要你觉得丢脸,只要你认为太麻烦了…
这事明明白白地放到你面前,你还是赚不到钱,过不了这一关。

第二个鸿沟叫经历:
我们提到某某成功人士,总会觉得,这个人太厉害了,白手起家,居然赚到了这么多钱。
这个人格局太高了,认知太高了,我要向他学习,这样才有机会赚到钱。
但是,能赚到吗?赚不到!
譬如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写过一本书叫《原则》,大概卖了200万册,加起来有座小山那么高了。
身边看过这本书的人,犹如过江之鲫,但很遗憾,他们都没赚到钱。
反倒是几个不学无术的哥们,前两年捞了一波,赚得盆满钵满。
何解?认知无法替代经历呗。
这说白了就是,我们看过再多的书,学过再多的内容,其实和变现依旧很远的,远的不在想法,而是处理方式。
现实社会是很复杂的,没有什么认知可以拿来即用。
所以说经历,或者说经验及其重要,重要到超越任何理论和认知。
就拿医生看病来说,一个学富五车的博士后和一个十年临床的本科生,你觉得谁看病最靠谱?
答案,不用我赘述了。
因此,认知这件事,他只是一个基础,能够给你事物最基本的判断,或者给你一定的行动纲领。
但想将其转化为财富,需要经验,需要受挫,需要身体力行很多事。
没有这个前提,所谓的认知,只能是空中楼阁。

第三个鸿沟叫本能:
我曾反复地诘问自己,如果能回到过去,我最想改变的是什么?
答案无一例外,都是性格。
因为走到如今,我发现自己的个性,害得自己亏了很多钱,但就是无法改,这就是我的本能。
同时,也是普通人最难跨越的一个鸿沟。
我们必须意识到,很多事情,我们是注定干不了的。和认知、经验、能力都无关,就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这就像身体残缺一样,少了某个部分,某些事就是无法干,是绕不开的死结。
譬如有人明明知道自己脾气不对,但就是忍不了;有人觉得心肠要硬点,但总是狠不起来;有的人其实已经很优秀了,但骨子里还是觉得自卑…..
在特定的场合,或者特定的工作里,因为这样的性格,往往会让我们遭遇巨大的阻碍或者挫折。
大家仔细回想下,是不是这样呢?
明明告诫自己要这样或者那样,最后还是不自觉的,走上了南辕北辙的道路。
靠认知可以逆转吗?其实很难,最多能帮我们 ,一定程度上去规避,但是一旦遭遇到自己的软肋,该犯的错,依旧会犯。
当然,和身体修复一样,个性也是存在修复的,因为某些重大的的挫折,重大的教训,可能就突然不治而愈了。
但如果不能治愈,自己的软肋,最好碰都不要碰。

说了这么多,回到话题的开头。那到底应该,如何理解认知和财富的关系呢?
我觉得是这样的:
认知并不能和财富划等号,他们其实是一种螺旋上升的关系,从来不存在,你懂了什么道理,立刻就能获取巨额的财富,这肯定是不现实的。
真实社会的逻辑应该是:
财富反哺认知,认知促进财富,结以合适的经验、情绪、本能,相互支持,最后才有可能获取匹配的财富。
不是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48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