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睁开眼睛首先做的便是打开头条查看全国各地的最新的疫情数据,当然最关切的是上海。无形之中这个动作已经养成了习惯,那是因为这里有我需要关心的东西,而那头有我牵挂的人在那里。
今天我所思考的不是疫情带来的痛苦,不是疫情给我们带来的种种磨难,而是疫情之后的上海是怎么的景象。从上海5月初来由于社会面的数据清零,社会逐步地走向正轨,经济开始复苏,市面也逐渐有了往日的熙熙攘攘。可是这次的疫情却给了这个曾经一直自我为傲的城市一个沉痛的烙印,往往一个大意却会导致一个或者更多的致命的漏洞。当然疫情之后我想上海是不会再让这个烙印再次出现。可是疫情后的上海会有怎样的景象呢?
一、从人口的方面去展开
一直以来上海作为国家级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且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些优势一直在吸引全国各地,当然还有国外的优秀的人才到这里来寻找机会,开拓自己的未来。
人口数量大幅度的增加,虽然上海的面积只有6300多平方公里,但是人口却突破2000万,到2022年初统计上海的常住人口在2489.43万人。这个数据足以说明了上海确实是具有吸引人才的实力的。可是3个月的疫情遭遇,它还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我认为它的吸引力已经下降了,从5月十几号到现在的返乡潮来看,这种吸引力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有了大大的折扣,宁愿重新回到欠发达的二三线城市,再也不想待在这个曾经令人神往的地方了。经此一役,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来思考自己以后的规划。所以人口上,它一定会在短时间内有一定的下落幅度。
二、从经济的方面去展开
不管哪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企业的存在,没有企业何谈发展。疫情以来,其实最应该注重的是一些中小微企业,很多小微企业这两年都在硬撑,本身抗风险能力又弱,这些中小微企业才是劳动力吸纳的大头,如果小微企业倒闭的多,也会引发很多人失去工作;又或者是产业转移,中大型企业离开上海,那么“沪漂”也会跟着离开,毕竟赚钱和生活才是主要的。现在上海有太多重要的大中型重工企业,因为疫情很长时间都处于停摆的状态,企业不运转,员工不复工,何谈生产?从此方面看,上海在后期肯定会把一些中大型的企业分散转移到其他的省份,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投入到一个篮筐。那么这样的话,势必又有一些优秀的人才将随着企业的转移而转移。
上海很多人都说是个好地方,灯红酒绿让人纸醉金迷,确实是个让人历练的地方。可是经此疫情后,曾经你也许觉得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可能还让你对未来有无限的遐想,但是现在你不得不要有一个重新的规划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