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消费理性,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心中的共识。他们跨越“剁手党”的消费陷阱和恶性循环,不再及时行乐和冲动消费。同时消费需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每个月不再甘心当“月光族”。
相关报告显示,年轻一代每月储蓄比例正在上升,月储蓄金额均值为1624元。2020年,年轻人每月的储蓄比例为20%,2021年已经提升到25%。并且,疫情余波未平,有76%的年轻人计划增加应急储备。
从北师大的一份调查报告中,同样能窥知一二。近7成青年消费者,在购物时首要考虑性价比因素。这个群体被称为“酷扣”,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吝啬、抠门,他们并不抵制消费,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消费,或者说为提升生活品质和实际需求,而不是攀比和炫耀。
举个例子,以前很多年轻人喜欢穿阿迪耐克,觉得倍有面子,但现在越来越多人发现,穿鸿星尔克、安踏一样有面子,而且质量并不比阿迪耐克差,关键价格还更便宜。服装服饰只是一件商品,穿起来舒服、美观,让自己内心得到满足,才是最重要的。
另一个例子是,年轻人网购更加注重货比三家。以前很多人习惯生活百货上天猫,数码家电在京东,衣服鞋子去唯品会,但如今这种固有认知被打破,大家意识到横向对比价格、效率和服务,再决定在哪下单。花的时间虽然比以前多,但成本更少了,消费品质也提高了。
年轻人消费观念的变化,在倒逼电商平台运营策略改变。尤其是互联网下半场,流量红利趋于干涸,再加上市场监管越来越严格,电商巨头意识到“一锤子买卖”行不通,营造更加公平的消费场景,才是破局的关键点,也符合消费者朴实的诉求。
看今年618,天猫把满减力度提高到“满300减50”,的确比去年双11更有诚意了。京东也开始变了,更加强调“人间烟火气和有责任的供应链”,优惠力度和天猫差不多。特卖平台唯品会更直接,简化活动规则,不让消费者做算术题,推出“专享价格+单品红包”,即便买一件也能立减。这符合当下按需消费的大趋势,大家需要啥才买啥。
这也能解释得通,为什么唯品会特卖节开售1小时,就有无数消费者涌入,买走大量家电数码、服装服饰和母婴用品等商品。比如,黄金手镯的订单量上升121%、婴幼儿牛奶粉增长157%,旗袍销量更是大涨672%。真金白银的优惠,撬开了消费者的心扉。
看到这一幕,确实挺欣慰。不仅是因为这次618各大平台促销力度大,大家能买到实惠,更因为整个网购大环境开始变了。消费者的消费权益和购物体验得到进一步保护和完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27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