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他的粉丝[娱乐圈]43章,我真的不是他的粉丝小说免费阅读?

香菱学诗》是九年级的一篇课文,写的是香菱在黛玉指导下学习写诗的过程。许多老师都称赞黛玉是个好老师,说她善于引导,教育有方。前两天看了惠杉老师的博客——《香菱学诗:作为语文教学的经典案例》,文中更是对黛玉大加赞赏,说她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是一位授人以渔的“渔翁”。可我却越来越觉得是香菱的刻苦专注、殚精竭虑成就了黛玉,黛玉遇上香菱才是她的幸运。

  首先,香菱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她看到姑娘们在海棠诗社吟诗作对就“心里羡慕”,刚搬到蘅芜院,就央求宝钗教给她作诗,宝钗却说她“得陇望蜀”。后来又央求黛玉:“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可见她是如此渴望学诗。这正应了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强烈的学习愿望也省却了作为老师的黛玉还要“激发学生兴趣。”

  其次,香菱有良好的素质。从文中可以看出,香菱悟性极高,她不是读完诗后不知所云,而是能说出“诗的好处”,能品味出诗中精彩字的含义。可以想象出她读的时候是怎样的涵味吟咏,并能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所以对“直”“圆”“白”“青”“余”“上”这几个字的感悟才那么深刻。难怪黛玉说她“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宝玉也说:“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这样冰雪聪明的人哪用得着老师摆事实讲道理费尽唇舌?

  第三,香菱有刻苦努力的实际行动。只有爱好没有行动那不是真的爱好,是不会有什么成果的,就和叶公好龙一样。香菱却把这种学诗的渴望化作了行动。读诗的时候,“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作诗的时候,“茶饭无心,坐卧不定”,“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难怪宝钗也说:“像她这苦心……,学什么有个不成的。”香菱为了写出更好的诗,到了晚间还对灯出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甚至梦中还在作诗,简直到了痴狂的程度。最初诗写得不好,重写一次又重写一次,也不感到厌烦。最终“梦中所得”了一首不错的诗。

所以说,香菱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自己的努力。当然,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我们不否认黛玉是个好老师,她注重基础,相时而教,让学生多读,读写结合,精讲精练,而且还写“下水诗”。但这是作为一个老师最起码的条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教改喊了这么多年,哪个老师不懂得这些教学方法呢?谁不想把自己的学生教好而努力照着去做呢?(除了有的老师不写下水作文)。可实行起来却没那么容易,效果也没有香菱那么立竿见影。

原因就是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下普遍有厌学情绪,但为了中考或高考,还得被迫去学。这种功利性的学习使学生不会“好之”,更不会“乐之”,缺少了兴趣,也就失去了动力,另两项也就无从谈起。我有时也会幼稚地想,要是让黛玉去教那些不喜欢读诗背诗的学生,她会被气成什么样呢?但要是遇上香菱这样的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极大的兴趣,又聪明好学,我敢肯定,绝大多数老师都会成功的。所以我们不崇拜黛玉,不是她的粉丝

我们常说教学教学,教和学本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得再好,学生不学也是枉然,如何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想起了一位主持人评价一部电影时说过的话:给梦想开设一门课程,梦想就会变成现实。学生有了实现梦想的课程,自然就会激发学好课程的强烈愿望,这些学生就会和香菱一样,肯用心,肯努力,再加上许多像黛玉一样的老师的指导点拨,我们就会创造更多的教育奇迹,而不用再去对一个文学作品中的林黛玉大唱赞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144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