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离职带走客户违法吗没有签过保密协议怎么处理,销售离职带走客户资料违法吗?

销售离职带走客户违法吗没有签过保密协议怎么处理,销售离职带走客户资料违法吗?

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什么?

有人说是员工;有人说的产品;有人说是客户

都对,但最最重要的,无疑是客户–有了客户,找产品、找员工,比较容易。而有了员工和产品,再找客户,恐怕就不一定能成了。

灵魂拷问一下:1个客户值多少钱?

1千?

1万?

10万、100万?

在美容丽人、豪华汽车、房地产、金融、餐饮等高端消费行业,1个大客户每年消费几万、几十上百万,并不少见。对厂商企业而言,1个优质大客户,往往能养活1个公司。

可以说,大客户就是企业的摇钱树、财神爷、命根子。

如果流失1个优质大客户,企业的损失,可能就是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所以,客户是企业最最重要的资产,流失客户等于流失资产、流失利润。

营销是公认的离职率最高的岗位。调查资料显示:高达37.4%的客户,是被营销离职员工带走的。

《谨防你的员工变成特洛伊木马》、《你最大的敌人可能就是你最优秀的员工》、《防火防盗防员工》等10W+爆文,道出了老板们心中的隐痛。

那如何避免客户被员工带走呢?

这是一个让所有老板都头疼的大难题!

其实,企业可以巧用《刑法》中的侵犯商业秘密条款,保护客户资产。

《刑法》第219条规定,员工带走企业的客户,属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如果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50万,或者员工获利达到50万,或导致企业破产,企业就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那具体如何操作呢?

简单地说,做好两件事,就相当于给员工戴上了「紧箍咒」。哪两件事呢?

「事先预防」、「事中预防」。

「事先预防」,指的是企业应对客户资料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比如:制定保密制度、和员工签署保密协议等。

「事中预防」,是指企业应加强对员工和客户来往过程的管理。「事中预防」既可以尽可能堵塞员工带走客户的漏洞,也能掌握员工相关侵犯商业秘密的证据。后面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在企业管理实务中也较难操作,但恰恰非常重要。在商业秘密司法案例中,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因取证难而无法维权」的现象。

把客户资源变成商业秘密,企业实操难,怎么办呢?

也很简单,现在的互联网很发达,企业轻易就可以找到一些专门「帮企业把客户变成商业秘密」的软件系统。目前,市面上已经有晓朋友APP、AI客户档案表APP、军鸽APP、晓鸽子APP等具有「防止员工带走客户」功能的营销管理软件,效果都还不错。针对「员工带走客户」这个大痛点,这些软件综合运用科技和法律手段,创新了「3道防火墙管客模式」,可将员工带走企业客户的风险降低了90%.这些APP,有些是免费的,企业可以积极尝试。

据了解,「3道防火墙管客模式」主要包括:

第1道防火墙:让员工拿不走客户资料。

软件系统把企业的客户资料自动保存在云端,永不丢失;员工用这些APP管客户,无法截屏、无法转发、无法下载,带不走客户资料。员工离职,老板可一键收回和转移客户资料。

第2道防火墙:智能监控员工和客户的沟通,堵塞员工带走客户的漏洞。

与企业微信的会话存档功能一样,这些APP也可以全流程监控企业员工和客户的消息、通话内容,并自动帮企业备份存档。企业可随时查看、转移、继承给其他员工。

员工使用其他软件与客户发消息、通话,软件系统还可以自动督导报警,自动汇报给BOSS。

第3道防火墙:通过《刑法》保护客户资产。

这些软件都内置了律师团队精心设计的《客户资料商业秘密保护方案》,这一点其实最关键。有了这个防火墙,即便员工恶意绕开监管带走客户,企业也能轻易获得证据,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起诉员工或报案追究员工的刑事责任。

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维系老客户的6倍。在当下市场环境中,企业的获客成本也越来越高。企业应从战略高度重视保护客户资源,积极应用法律武器和科技手段等方式,构建防火墙,做到堵塞「员工离职带走客户」的漏洞。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142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