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需要的基本条件有哪些,创业需要的基本条件有哪些方面?

大家好,我是孙瑜,曾留美17年,博士毕业于全美第一的阿克隆大学高分子专业,目前正在国内全职从事脑机接口相关的创业工作;创业的同时与大家分享一些我与朋友们的故事、经验、想法等等,如果能让大家在此过程中有所收获,那将是我最大的满足。


疫情当前, 创业之路愈发艰难,有人苦苦坚持,有人黯然退场。成功的路上虽布满荆棘和坎坷,受伤毋庸置疑,但更难的是如何勇敢地站起来继续前进。本次有幸请到了一位连续创业者,围绕“创业维艰,一段有关创业的真实历程”这个话题,来分享他在创业中的真实经历和感受。

陈涵——中山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深圳大学博士

● 柔灵科技首席运营官

● 具有高级会计师,理财规划师,经济师等职称,拥有证券、基金、信托、银行间市场投行等资格证

● 曾在广东粤财信托有限公司财务部、信托业务部任职13年,担任信托业务部门负责人超过2年,管理信托基金余额超过100亿元

●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多个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篇


创业需要的基本条件有哪些,创业需要的基本条件有哪些方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孙:您本次的创业初衷是什么?为什么在本次创业中选择硬科技赛道?

陈:在回答问题前,先说一下背景,我算是柔灵的第一个投资人,也是第一号员工。从一九年开始和孙博一起筹备到现在已经有三年多了,过程中有很多感悟。说到创业初衷,我把它总结为两点:第一,自我价值的实现;第二,社会价值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个是(通过创业)可以实现自我财富的增值,二是我非常享受创业的过程,这个经历让我获益良多。我曾在金融企业工作了15年,深入了解过房地产、金融等行业。(工作)期间我一直在思考,中国、包括世界经济的蓄水池(的问题),我们国家以前基本以房地产、基建作为经济的蓄水池,但我认为这个蓄水池是不可持续的。当初为什么选择硬科技赛道,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认为未来经济的蓄水池应该是科技技术产业,数据重要性的提升,以及科技基建设施的完善,正在助力科学技术(行业)成为未来(经济)的蓄水池,所以选择了这个赛道,也希望通过这样的科技创业给社会带来更多价值。

孙:脑机接口算是硬科技赛道里比较前沿的方向,您认为这个赛道和其他赛道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陈:脑机接口从大类来看属于科学技术这个赛道,在赛道内可以称之为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前景非常大的产业。这个赛道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具备前沿性,(前沿性)是指在国内外都属于最领先的行业,或者现有技术非常先进,但技术成长空间比较大,技术覆盖范围也比较广,(脑机接口)跟其他赛道最不同的点在于前沿性。第二,有复杂性及高难度,技术难度很高,属于跨学科行业,包括神经学、材料学等等,很多不同的学科最终交叉融合成了这个新行业,(脑机接口)它的整体投入,包括行业壁垒非常高,很难被复制。第三,有战略性,(脑机接口)被列入了我国2020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是关系到国家和老百姓长期发展的重要规划,有非常强的战略意义。我认为以上几点,就是这个赛道和其他赛道最不同的地方。

孙:刚刚您也提到了您全程参与了公司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您遇到过哪些困难?或者您觉得碰到的一些实际的、很具体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创业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困难,但我个人认为,这些困难和问题都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步地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总结来看,有这么几点。第一,资金,在创业初期,资金投入非常重要,不管(资金投入来源)是个人、投资人还是政府,资金(投入)是所有创业者都会面临的障碍之一。第二,产品及技术,(产品)从零到一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产品技术)前期的研发难度特别大,需要技术团队不停地、加班加点地克服各种困难,包括基础技术、硬件、算法等等方面的困难,(柔灵)为此投入了非常大的人力物力。第三,市场推广,完成产品研发后,该如何更好地推广、更好地寻找到(跟产品、技术)非常匹配的客户。由于(我们)目前的产品在国内外都属于前沿产品,所以需要我们去引领客户,更需要从B端、H端去寻找到(跟产品、技术)强需求、强对应关系的客户。第四,团队搭建,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团队,也是我目前面临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都在逐步解决。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可以归结为一点:本质上都是在解决经济学上提到的资源有效利用的问题。资金、资源、人员都是有限的,如何把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利用是我们需要克服的根本问题。

孙:您现在完成了从零到一的过程,接下来还有从一到十、从十到百的挑战;创业总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您怎么看?

陈:公司现阶段,技术、产品、团队都发展得特别快,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从零到一,如果持续发展,仍需要更多的突破。刚才提到我们需要在市场中做最终验证,如何做验证?肯定需要做好市场推广,跟市场快速磨合,通过市场的反馈进行产品、技术的迭代,最终达到提高自身(公司、产品)价值的目的。所以,每个阶段的挑战都不一样,每个阶段的重点也不一样。现阶段除了做好市场验证之外,还得做好开源节流,以及提高我们的技术壁垒(护城河),基本是这些点。

孙:公司以后可能做五年、十年,甚至五十年,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让这个公司,包括项目、团队维持一个比较稳定持续的发展,您有什么思考和想法?

陈:针对这个问题,我也先说一下背景。我是第二次创业,柔灵是我的第二个创业项目,(第一次)创业前我在国企工作了15年。成熟的企业我经历过,创业的企业我也经历过,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一,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中,管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适配,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如果企业处于初创期,(这个阶段)更多的是需要自驱力,个人和团队的自驱力,而不是靠行政手段去管理。如果企业处于成熟期,则需要制度管理,通过流程、制度匹配现有的情况。二,需要遵循商业化的逻辑,要想清楚如何实现市场验证、商业变现等等商业目的。我个人的理解是只要符合商业化逻辑、尊重常识的企业,那它一定能够更稳定、更持续地发展。所以这个问题我总结成两点,一个是制度管理,一个是遵循商业化的逻辑

创业需要的基本条件有哪些,创业需要的基本条件有哪些方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孙:刚刚也聊了一些企业团队,包括架构的内容,我们知道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一个良好的团队,您在团队以及团队搭建方面是怎么看呢?

陈: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这就是一个团队的意义。团队与架构是跟着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来的。初创阶段需要的是一批精干高效的小伙伴。我认为,(企业)早期需要找有自我驱动力的人,减少(对人的)管理,这个点在于这些优秀的小伙伴都是自我管理。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有效沟通不会超过六个人,超过六个人之外的沟通效率会比较低下。所以早期需要强调高效精干,减少沟通成本,需要找跟我们的价值观、发展战略匹配的小伙伴,这样才能保持高效,所以早期找合适的人是非常重要的点。(公司)在持续的发展过程中,会一步一步形成公司基因,(公司基因)简单来说就是大家都理解公司在做什么,未来想做什么,要往哪个方向走,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聚集一些小伙伴。后期,譬如说发展到了成熟期,人逐渐增多的时候,则需要专业化管理,还有流程、制度来实现大团队的管理。如何创造一个高效的组织?华为是一个很好的值得借鉴的案例,华为的行动与变革跟自身的战略、愿景有非常强的关联,我认为他们的改革非常有效,基本都是“弹无虚发”。比较早期的时候,要通过这种身兼数职,譬如三个人拿四个人的工资干五个人的活,这种压力跟收获并存的扩张的状态来实现,后期可以像华为一样通过一些流程制度来做管理,这是我的一些思考。

孙: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说得非常好,您能不能再补充一下如何激励团队,使其保持效率和活力?

陈涵:这个又得提到华为,如何让团队持续保持活力与高效?华为的全员持股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但不是说所有人都持股,因为持股跟结婚一样,需要匹配特别合适的人,才能够(让他)来持股。这是第一种我认可的方式,借鉴华为的方式。第二种是薪酬激励,薪酬能上能下,表现好的,通过薪酬,包括绩效进行奖励,表现不好的,肯定要进行毫无情面的惩罚,这样才能让整个团队保持高效。第三个,成就感管理,我们公司的技术人员比较多,他们的技术成就感、获得感可能会高于金钱这种薪酬激励。对技术人员而言,取得一项技术突破,可能比金钱奖励来得更有满足感。所以针对这种技术人员,可以用技术竞争的方式去达到一定的激励(效果)。我把它总结成两点,一个是管理预期,管理团队成员的预期,包括一些个人价值,可以实现的价值跟公司价值进行匹配。一个是管理成就感,要发挥他的积极性,挖掘他的自驱力。这里借用知名管理学者彼得·德鲁克的经典名言,人为重事为先,很多组织和管理者都说,员工不给力,下属比较难管,这些问题的主要点在于没有用好管理工具,所以刚刚提到的股权激励、薪酬激励、成就感管理等等,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关于保持组织能够一直持续高效运营的点。

孙瑜:您讲得特别详细,也给了我非常多启发,那我们延展一下,您认为创业所需要具备的基础条件有哪些?

陈:如果是基础条件,我认为有以下四点。第一,要想好要干的事以及这件事的意义,需要有清晰的战略愿景和使命。第二,选择好同行的小伙伴,搭建好团队,团队非常重要。第三,准备好足够的资金,或者(对想做的事,有足够的)资金、资源匹配。第四,市场以及渠道(推广、拓展)。以上就是我认为创业所需要具备的基础条件。

孙:您认为有了这些条件后,还需要哪些因素才能让创业最终走向成功?

陈: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首先公司目前的赛道或者方向——脑机接口、元宇宙,是非常好的、符合发展趋势的高科技赛道。其次,团队协作,打造一个高效的组织团队,它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保障,(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团队协作。再次,市场拓展、包括投融资能力,这个部分同样需要不断地深化、挖掘,我把它称之为“造血能力”。市场拓展主要指(产品、商业模式在)市场上的验证,它不一定只是产品销售,如何打入市场,如何寻找更多更好的应用场景,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柔灵的投融资能力我一直不太担心,因为我们有很好的技术,很好的人才,相对应的投融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最后,最关键的因素是我们需要保持技术聚焦,市场聚焦,不能太分散,精力分散会导致资源浪费。总结来看,四个点:第一个是赛道(方向),第二个是团队协作,第三个是市场拓展跟投融资能力,第四个是聚焦

孙:我们知道,成功总是属于少数人的,创业同样如此,失败比比皆是,成功凤毛麟角,您觉得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创业不成功,或者创业中应该规避哪些因素?

陈:对,创业不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一般来讲,(创业)成功的概率可能也就10%。对于创业(不成功的问题)我个人有一些观点,也和很多创业的小伙伴探讨过这类问题,总结来说包含以下几点。第一,没有遵循商业化的逻辑,或者说打不开市场,产品没有满足市场的需求,这是很多创业(公司)不成功的首要因素。第二,企业没有实现节流,展开说就是对市场盲目乐观,没有做好成本控制,一旦出现黑天鹅事件,企业立刻走向衰败。第三,价值观,团队核心成员出现价值观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会导致企业产生内耗,直接造成企业管理成本上升,这非常容易导致企业不成功。第四,精力分散,或者多线并举,可能市场上的机会比较多,各种机会都想尝试,但实际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资源配置一定要优化,要把有限的资源、有限的子弹用在重点方向、重点项目上,一定要聚焦。这些因素就是导致创业不成的导火索。

孙:陈博在这方面(创业)的经验非常丰富,您之前有过一些其他的创业经历吗?对您有什么影响?

陈:在柔灵科技前,我有过一次创业经历:这家公司在广州,属于供应链和金融方向,从18年开始。目前它的发展比较顺畅,人员也比较稳定,不用(我)投入太多的精力也能实现自负盈亏,算是一个比较良性的结果,所以我有了更多的精力(可以)投入到第二次创业。虽然这家公司不算特别成功,但(这家公司)它有相对应的应用场景,有稳定的客户,每年都有稳定的现金流,能够支撑团队稳定发展,这是我认为比较良性的结果。这次创业经历给了我比较好的创业经验,现在我要把(这些)经验带到柔灵。展开来说,第一,寻找好的市场、好的渠道,开拓市场及渠道,让我们的产品技术,比如脑贴睡眠记录仪、手环能够有更好的应用。然后完成(商业模式)复制,形成销售,拿到数据,最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我们去做疾病早筛等更有利于人类的探索。第二,通过制度和流程的优化,让其更适合整个团队,使团队的运作更高效,而不是产生副作用(内耗)。

创业需要的基本条件有哪些,创业需要的基本条件有哪些方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孙:我们能看到很多人创业,无论是科研、金融还是其他行业的创业,他们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就开始了,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陈:这个简单说一下,双创确实是国家目前比较鼓励的方向,从15年开始,国家大力支持创业创新。很多(年轻)人跟老一辈不太一样,老一辈如果能在一家稳定的企业里一直干到退休,是比较好的,不太会去想创业的事情。15年之后,国内形成了一股创业创新的热潮,国家给了年轻人非常多施展的机会和帮助。但我个人认为这种创业创新不能盲目,一定要有规划,包括公司的规划、市场的规划、产品服务的规划、人员的规划等等。需要选择一个好方向、好赛道、选好同路人,才能实现厚积薄发。一定要做好规划,不能凭着一腔热血去创业,最后可能就是一地鸡毛。

孙:这几年国内外的疫情都比较严重,对各个地方、各个行业的影响都比较大,这个环境下,对创业者的压力有非常大的影响,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陈:新冠疫情是一个黑天鹅事件,它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我认为,有危必有机,要着眼于如何从危机里找到机会。所谓的压力大,每个创业者都会遇到(压力大的时候),关键是如何从危机里找机会。特别是对我们而言,作为一个医疗级的睡眠监测产品,我们打造的是院外的使用场景。在这样的危机(新冠疫情)下,很多消费者会被(危机)教育,刚好这个点和我们(推广院外使用场景)的需求一致。对于我们来讲,新冠疫情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系统性风险,但如何在这个情况下,找到机会,结合我们已有的产品、技术,快速布局,推广(产品进入)市场才是最重要的。当然,疫情下也面临很多问题,特别是供应链,比如我们在小规模量产的时候,已经遇到了一些物流、工厂开工难等等问题,确实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但我觉得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因为疫情是短期的,尤其是我们的政府,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现在物流、供应链基本都恢复了。所以在疫情下,我们需要乐观,更需要谨慎

孙:刚刚您也提到了很多创业的要素,包括各种各样的条件,如果让您再补充的话,您认为开启创业最重要的部分在哪里?

陈:最重要的肯定是选好赛道,几个要素我来依次排位吧,第一是赛道,第二是寻找好同行的小伙伴,第三是寻找到(合适的)资金和资源的支持,我会这么去考虑(排位)。

孙:了解,您对未来的创业有什么建议吗?

陈:我想也是三点: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指刚刚讲的,我认为最重要的部分,选好一个赛道,在行业里做好布局和深耕。地利是指在这个赛道里,有了产品有了技术之后,如何选好应用场景,如何结合市场脚踏实地的落地,实现、验证商业逻辑。人和是指,创业初期一定要选择志同道合的、内驱力强的小伙伴一起做事,减少内部管理,持续保持高效运行。基本就这些,天时地利人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102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