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也许不算是冷战后规模最大的战争,但必将是冷战结束后50年内对人类历史走向、国际关系格局影响最大的战争。
芬兰瑞典先后要求加入北约,普京出面给予了冷静而克制的表态,这让很多“皿煮”人士欢欣鼓舞。

我转遍了微博、头条、抖音、知乎等等互联网平台,在相关话题下面,对俄冷嘲热讽的言论占了一大半,顺便把他们眼里的“黄俄”连带着各种挖苦。

芬兰,瑞典,以及挪威和丹麦都是令欧洲人都神往的北欧高福利国家,这里的福利之好,连许多中东难民都在这里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往往地大物多人少,人口普遍只有几百万,手里都拥有一些排名世界前列的产业,人均GDP居于世界前列,民众的生活质量放在欧美世界也是上流的。
不光经济好,风景好,连政府班子的形象也是很亮眼的。
比如,这次“硬抗”普京的芬兰马林总理,就是一个34岁的美貌女子,她和政府要员的合影也是满屏的“靓丽”风,照片上包括马林在内的4人,都在35岁以下,其中,马林34岁,有2个才32岁。

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政府,在政治正确成魔怔的欧美社会来看,在女权主义者来看,是个比标准还要好上十倍的完美国家。
这位马林,因为硬怼普京,毅然决定加入北约,深受网间无数“皿煮”人士的追捧和赞扬,因为她的存在,给了那些他们眼里厌恶的“黄俄”以灰头土脸的心理打击。
跟乌克兰的演员一样,年轻貌美的马林也是通过各种选秀般的政治节目,各种舆论作秀而上台,富裕的芬兰自有它继续发展的轨迹,在芬兰,干几年总理,真不是难事儿,心满意足的马林可以轻松地继续在夜店蹦迪到4点。
从巴黎到柏林,从伦敦到赫尔辛基,从罗马到华盛顿,欧美的政客普遍地“明星化”,如果一个政客嘴炮功底不深,那就难以吸引选民的关注,越是骂战,民众越喜欢,就越在政坛吃得开,像默克尔这样的“实干型”沉默政治家,欧洲已经没有了。
这位马林,这位饱受皿煮人士赞扬的芬兰一把手,刚刚去了趟日本,她去哪里,去干什么,说真的,我们不太关心,只是她,和拜登一样,太关心我们了。
反中反俄在西方世界是“绝对正确”的政治正确,政客要搞选举,如果实在没什么业绩,那就对这两个国家破口大骂吧,怎么狠怎么骂,下面的选民听得一个比一个高潮,这支持率立马嗖嗖嗖地就上去了。
5月11日,这位美女总理去了趟日本,和岸田文雄相谈甚欢,她聊啥呢?
除了烂大街的俄乌问题,她花了不少时间和岸田文雄说诸如“台海问题”、“中国威胁”等等论调。


去年,在西方集体高潮批判中国搞种族灭绝啥的,这个马林跳的也很欢,斥责中国虐待边疆女性,结果被我们发言人狠狠地怼回去了。
这位备受某些人推崇的“反俄”巾帼,骨子里就是个反华惯犯。
国际政治,尤其是军事冲突,我们切记切记,不要跟风,尤其是西面来的风,那股子妖风,真不知吹歪了多少人的脑回路。
俄乌冲突,国际上的大国,真正做到完全中立的,除了中国,还有几家?
我们做到了纯粹的中立,一粒子弹也不给俄罗斯,所有相关投票一概弃权,连无人机都不卖。
美国作为战争的拱火人和加料人,带着欧洲人,恨不得耗光武器库存,把海量的武器装备送到乌克兰。
说实在的,我们真要学到西方一半的拉偏架,用我们占据全球近一半左右的工业能力和产量,全球6成以上的钢产量,一大半的无人机产量,还有我们的北斗系统,我们的技术,倾力支持俄罗斯,现在还能存在乌克兰这个国家吗?
别忘了,俄罗斯的体量不过是中国的十分之一而已。
有时候,按照西方的标准要求自己,真是恶心自己。
马林总理和瑞典首相马格达莱娜·安德森(瑞典第一任女首相),他们所在的国家已经坚持了70多年的中立,瑞典更是200多年来都没卷入过战争,俄乌冲突之后,他们就积极加入西方对俄制裁,并向乌克兰送去了数以万计的武器装备,包括反坦克武器、头盔、导弹等等。

如果他们两家加入北约,俄罗斯海军要从彼得堡出海至大西洋,几乎就不可能了,加里宁格勒也将沦为孤岛,俄罗斯和北约的陆地边界也将增加上千公里。
这对俄罗斯和北约的对决重要吗?真的不重要。
我们需要选边站吗?真的不需要,也不重要。
但是我们该挺谁,该怼谁,我们心里难道没本账?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之前又放话了,他说:“中国对北约国家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系统性挑战,我们将寻求加强与亚太伙伴的合作。”
北约全球化,俄罗斯倒下,中国就是北约继续存在和扩大的最好借口。
某些皿煮人士、精神西方人天天为乌克兰叫好喝彩,为西方加油鼓劲,鼓励他们继续把俄罗斯干到解体崩溃,好像这样中国人民就能和西方共享人类太平,同享美好人生了。
在舆论环境里,那些为俄罗斯叫好助威的人,统统都是黄俄孝子,大毛俄粉。

可能他们始终没看清楚:西方是把中俄放在一起,要置之死地而后快的。
到了哪一天,北约如果把东方大国踩在脚下了,这些精神西方人喜迎王师,他们会得到什么待遇?
从此人上人?荣升新时代买办阶层?
如果是甘心做gou,那我也无话可说。
最后,俄罗斯真的要输了吗
鉴于本次冲突,俄乌之间的信息战、舆论战前所未有,我们所能看到的、接触到的战场信息,大多都“非真”。

最终战争会打成什么样子,个人感觉可能会类似于半岛停战模式。
和谈以及和平协议是不可能会有的,乌克兰要夺回全部领土,俄罗斯要吃下乌东地区,双方的可回旋空间几乎为零。
目前,俄军已经控制了乌克兰十几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顿巴斯地区、赫尔松、扎波罗什州等,虽然俄军打的比较慢,但占据整个乌东和乌南等乌克兰半壁江山是肯定的,如果后期不能“培养”出一个亲俄的乌克兰政府,把乌克兰全部吞下也不是不可能,至少,会成为俄军目标。

虽然目前有48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的带领下,向乌克兰捐钱捐物,援助大量的军火物资,但这些援助缺乏重武器,与几十万乌军而言并不够,人家乌克兰可喊着要动员100万人解放全境,西方国家得拿出多少银子和装备,才能满足乌军“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要求?
除非美北约亲自下场,否则乌克兰是必输的。
乌克兰既然能打的下去,俄罗斯为什么打不下去呢?
虽然有人算算俄罗斯一天就要花几亿美元的军费,俄罗斯好像吃不消,但是这场战争已经从初定的惩罚乌克兰政府升级到生死存亡的鹅与北约决战的地步,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俄罗斯就是撑到最后一口气,也要打下去的。

如果乌克兰不能为俄罗斯西部带来和平和安稳,那俄罗斯占领乌克兰全境就会成为可能的现实。
西方当然可以阻止,但是他们愿意亲自下场吗?
如果他们能组织百万大军,开赴乌克兰,抵御俄罗斯,说不定战局就彻底翻转了。
既然铁了心反俄,为何不一致对俄,以命相搏?
这样乌克兰必然绝地重生,俄罗斯必然失败。
核武?这个只能靠猜,以命相搏的人,需要顾虑核武器吗,何况自己手上也有,谁怕谁呢?

但看到了西方国家在制裁俄石油上的各种骚操作,我就对西方不抱希望了,就凭他们?
欧洲人为了绕开欧洲人的制裁,想方设法从俄罗斯各种花式买油。
政府说禁止进口,资本家继续大量买买买,政府的话就跟空气一样。
搞了几个月,卢布的币值比战前都高好多了,这不是笑话吗?
至于被冻结的几千亿美元,西方舆论说要没收了拿去帮乌克兰重建,这可把西方的资本家给急坏了,他们在俄罗斯有着万亿美元规模的投资、股票和债券、固定资产等等,如果互相伤害的话,到底谁受伤更大?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芬兰瑞典去吧,俄罗斯留不住,也不会很想留住。
再如何,这2个国家都是典型的西方国家。
他们加不加入北约,在日常行为和操作上,尤其是这次的行为,和北约国家还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俄罗斯还得继续打下去,至少打到2022年的冬天再说。
俄军不能败,普京也不会接受失败,更多的乌克兰土地将纳入俄军控制之下,然后改变国家属性,这样,俄罗斯才能继续屹立下去,中印沙特伊朗委内瑞拉土耳其等等才会愿意在美国的逼迫之下继续坚守对俄罗斯的“不同形式的支持”。
至少目前,我们看到的是这些国家依然坚定地支持当初的对俄立场,甭管美国的压力有多大,哪怕自己的国家元首(阿联酋)意外去世,阿联酋新元首依然把俄罗斯当成“第二故乡”。
这些个国家元首,对俄乌战场掌握了解的情况自然要比我们多得多,他们继续力挺俄罗斯,仅仅是友谊?
我认为,排除现有各种杂乱的俄乌战争的信息,俄军在俄乌战场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开战至今,2个多月了,芬兰和瑞典现在急急忙忙地要加入北约,似乎一刻也等不了了,之前的2个多月为什么不申请加入呢?
这是否说明了一些问题,不管宣传战如何,政治领导人的身体是诚实的,这是否代表了一定的战场现实,让他们两国要赶紧加入。

普京也知道,他必须坚持到底。
这次俄罗斯已经是破釜沉舟,与西方完全决裂,如果它打的不好,那些个仅存的“友好国家”也会迅速转换姿态,和美达成妥协和利益分配,自己就会成为彻底的孤家寡人,然后被西方世界围剿。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7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