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短视频的红利流量提升,大众都热火朝天的开始进入平台进行创作。不同的行业划分、人群划分、职业划分以及兴趣划分形成了不同的领域,加上现在的流量红利很容易出现爆款,在短视频的个人形象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用户一想起某句话就能想起你这个人物IP,当用户搜索这个账号,那么我们就很容易获取用户的关注。
为什么要做短视频呢?现在每天抖音6亿+的日活,快手也是4亿+日活。现在的网民行为呈现碎片化时间段。而且日常消遣的也是以刷段视频为主。这样就形成了相当大的客户基数,那么流量有,平台有,就可以实现我们下一步的流量变现。那么我们今天通过一些网红老年群体来进行分析,我们如何进行个人的形象塑造以及账号内容,看这些网红的账号是如何进行内容创作的。
以抖音短视频为例,我们来看下老年网红的平台数据。抖音–末那大叔坐拥粉丝1700万,点赞2.3亿。通过精致的老年生活短短两年就爆火平台。通过记录三代人的相处方式,精致的日常消费观,开始了带货模式,广告商邀约不断。还有抖音的田姥姥,坐拥粉丝3580万,6.8亿的点赞量。通过调皮的外孙和碎嘴的姥姥日常把快乐分享给大众。没有签约任何的MCN机构,凭借经典语录刷爆全网。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短视频的平台上老年人的这一群体正在向多元化发展。比较“个性化”、“年轻化”、“时尚化”的路线去走,而且在平台上会进行艺展示或者是热爱生活的老年生活分享。这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消遣方式。
为什么这类的账号内容或如此火爆呢?我们在看到这些账号的内容可以发现首先在内容的制造上,题材选择上是从长辈的关爱他人,美食分享,打扮精致,锻炼身体等方面,顺应社会潮流在做一些与时俱进的新鲜体验。所有的账号都是在积极的营造正面的群体形象。并且借助着背景音乐和特效元素,可以渲染出不同的视频氛围。
从昵称上来看,比如“田姥姥”、“北海爷爷”、“耀阳的姥爷”等我们日常接触到亲人称呼,这样拉近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感,增加氛围的渲染让用户身临其境。加上各自地方的方言还有逗趣的语录。通过生活的日常来一步步代入用户的感知。
从拍摄的角度来看,一般都是直接面对镜头,这样做的是出于对长辈亲人的尊重,也是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不同的镜头有不同的用户感受,比如仰面拍摄给人一种歌颂的感觉会把被拍者变得伟岸高大。而且面对镜头都是主人公主动参与话题。这样更真实自然,所以我们在面对一些人物拍摄的时候也是需要平行直面去拍摄。
通过分析平台的视频内容我们大致的可以把这些网红达人的视频归结为以下五种分类:
- 日常生活类:记录每天的生活点滴,用一些温情的音乐来衬托美好的生活。这一类也是大众相信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事件,通过自己的体会与感触,从而持续关注。
- 剧情短片类:围绕着自身特点设计一些脚本,贴近生活寓教于乐给人启发。通过一些搞怪的事情来达到喜剧的效果,给大众愉悦的体验。
- 热点音乐类:结合平台的热点音乐进行创作卡点视频,紧跟实时热度。通过一些挑战活动或者是说其他的BGM合集,形成搞笑有诙谐的画面。
- 热点段子类:结合当下实时热点时事,二次创作形成爆款视频。针对一些事实热点,达人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来进行二次创作,讽刺或者是赞赏都是创作者的一种态度。
- 沉浸式广告:根据品牌方的安排进行广告的插入且不引起用户的反感。账号的尽头是卖货,卖货的尽头是直播,当我们足够有粉丝基数就会有相对应的广告商找上来,但是不能过于强硬的植入,这样会引起粉丝的反感成了负效应。
短视频平台拓宽了老年群体的社会关系,通过视频的形式传播两代人或者三代人的经验、观念还有思想的传输。打破原有的认知看法,这些层级的创作者跟热门普遍之前的认知会有所差别,比如以前认为的“老弱病残”形成强烈的反差。通过视频的形式重新塑造大众对于老年群体的认知。
作为我们新起步的账号,那么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内容的创作方向的一个借鉴:
- 以过来人的方式进行口述式分享
“口吐芬芳”这个网络流行语+主角剧本创作,一说到“口吐芬芳”我们就会想到之前一些破圈的老年网红常常具有这种的话唠特性,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与过来人的经验形成冲突,比如掉在地上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吃,粒粒皆辛苦的教育就开始了。在短视频中,话唠的特性也像是我们的亲人一样喋喋不休的给我们去说,这个形象既符合日常生活,有超出了一定的范畴。很容易把用户拉入体验。比如”田姥姥’易情绪激动、语无伦次,过快的语速形成“突突突”的语气词。‘姥爷’则是“脏话连篇”,而这些词语被技术化处理成“哔”声,继而衔接外孙被脏词逗得爆笑的大型现场。听觉冲击配合一系列乱码符号成为这类短视频创作的固定方式,夸张化的符号以其感染力吸引粉丝互动,姥爷常说的“道反天罡”成为评论区出现最多的词眼,老一辈的价值观念在两代人的搞笑互动中完成自然 传达。 除此以外外还衍生出了一系列的“老电报员”等形象。
二、前后鲜明的反差感
强力的反差感是搜索视频创作的吸睛之处,一般主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在一条短视频内容中,通过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搞笑结尾,或前后对比的时尚换装形塑反差感;二是短视频中老年形象与大众经验记忆中老年形象的反差感。
抖音作为音乐创意类短视频社交软件,其用户参与的重要逻辑之一在于以同款音乐为背景声模仿拍摄短视频,由此助推许多音乐成为抖音热门歌曲。热点音乐类短视频往往以变装、动作卡点的形式呈现,可以尝试各种曲风、搭配各式造型,这也成为与粉丝互动的方式。粉丝会在其他变装短视频的评论区@,让其挑战模仿相关的动作或穿搭。
田姥姥的“孙子的朋友”等系列作品中,孙子邀请朋友去酒吧蹦迪,玩各种活动、请自己的朋友回家做客,此时的姥姥不再仅是招待客人的传统形象,相反她在年轻人的教学下,积极接受并参与新的事物。这也是契合了我们观众的前后反差,觉得他不会接受。
三、合理运用“创作灵感”
我们以抖音为例,在抖音的上方搜索框中找到“创作灵感”四个字,然后在进入创作灵感的首页。平台会根据你的账号定位的类型来推荐合适的热门题材,这类的推荐尤其适合老年人群的创作,不用过多的进行内容构思,按照现有的模板直接拍摄,而且还有剪影软件可以一键复制同款为中老年的账号省去不少时间。
通过上边的阐述,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只要内容精致,有自己的特色那么在平台上会有源源不断的粉丝,内容的创作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方法,找到自己的个人特色才是火爆的前提。多宣传一些正面向上的分享,积极乐观的生活,大众是喜欢看真实的你,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这样才是我们每个人记录美好生活的正确方式。
上就是小编分享的短视频的内容思路,欢迎关注丝路赞学院更多精彩内容分享。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49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