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线,二环绕,三打结,四抽绳……细细的线绳,在匠人的手中跳着舞。
“线绕线,绳打绳,风水轮流转,两环打太极,一柔胜二钢,十指要连心……”
不一会儿功夫,一枚精致的布盘扣就做好了,再依次缝到一件件精致修身的衬衫上。
一个盘扣的制作,从加密,打结,成扣,再到上衣,对位,缝扣,都是一个耗时耗功的过程。
即使是技术娴熟的老匠人,一天也最多能缝上十几件衣服。
匠人们不知道山外的世界是什么样,也不知道她们缝的这些衣服将会运向哪里,会穿在谁的身上。
她们总会问,知不知道是谁买了自己做的衣服,有没有客人说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她们老是惦记着,如果衣服穿久了,扣子不紧了,记得拿回来在给她们,她们会把它缝上。
补子、玉扣、盘扣,亚麻、冰丝棉麻、竹节棉,留白、水墨、禅意,不同的风格,都隐藏着内在寓意。
衣服上的一个扣子,一朵绣花,一处缝线,处处皆是讲究,样样都成故事。
从慈母手中线,到十八绣嫁衣,到送子青青衿,到泪沾石榴裙。
服饰不仅是蔽体的布料那么简单,服饰是心思,是情感。
种桑养蚕,纺丝成线,织线为布,染布出色,绣布开花。
量身提据、卷布画记,裁而为片,制而为衣,从此服饰也有生命,有了自己的心。
杨春林还记得小时候,每到节日,母亲总会给他穿上一套手工制作的民族服饰,母亲的手艺好,他永远都是族里穿得最漂亮的小朋友。
长大后的每一年,母亲依然都会为他绣上一两件漂亮的服饰。
还是那么漂亮,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
时至今日,他一直坚持为品牌的每一件男装做模特,一如小时候穿着母亲做的衣服一样。
在他的心中,他永远都是穿得最漂亮的小朋友,也只有自己才能理解自己设计的那些衣服。
2008年,杨春林带着一块纸板、两条板凳、三个架子,与当时的女友一起由西安出发。
途径北京、银川、乌鲁木齐等20多个国内城市,远至香港、吉隆坡、巴厘岛,在旅途中贩售苗族工艺品。
体会人生冷暖,收获爱情幸福,亦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古阿新”的背景前门店里,展示着两件非遗作品“富贵团鱼”与“牛龙玉蝴蝶”,另外两件“凤凰对屏”和“双龙向上”已被辽宁买家收藏。
四件作品是由四位60岁以上的老人耗时十数个月手工刺绣完成。
苗族有句话叫“针动,命起”,老人们不知道自己眼睛还能看清多久、是否还能完成一件衣服、余生还能绣多久。
但对于苗族的老人们来说,针线一动,便意味着新的生命又开始起航,这也是他们每天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动力。
他说:“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做,这辈子就不会再做了。”
丨杨春林,古新结合,东方元素创新服饰,苗族古阿新东方元素创新服饰创始人。
本期作者:杳
来源:东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24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