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奈飞的视频不卡顿?

#奇妙知识季#

今天我们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抖音测试短剧付费模式,二是大圆柱电池成为动力电池新热点。

先来看第一条。前两天,抖音测试短剧付费的消息上了热搜。给不刷抖音的朋友补充个背景,这里的“短剧”不是一般的短视频,而是有情节的连续剧。不过,每一集的时长要短得多,只有几分钟,情节紧凑、反转密集、自带爽感,在最近一两年大火。抖音这次测试的短剧付费方式,和长视频平台的会员模式不同。抖音是按集付费,每集1块钱起,付费后可以重复观看,没有时间限制。

而且,这也不是抖音的首创,早在去年,快手就率先开启了短剧付费模式。到今年10月份,快手短剧日活用户达到了2.3亿,总收入超过10亿,短剧总播放量7700亿次。什么概念?平均每个中国人看了550次。可以说,是快手和抖音联手,把短剧市场做起来了。

好,消息就是这样,我们来看看能学到点啥知识。

你知道吗,最早做短剧的,其实不是抖音、快手,而是“优爱腾”,也就是优酷、爱奇艺、腾讯这些长视频平台。但不温不火,没有做起来。直到抖音、快手入局之后,短剧才开始爆发。

那为啥长视频平台做短剧就做不起来呢?我听到一个说法——在“优爱腾”看视频太卡顿,总共三分钟的短剧,卡就卡了三分钟,谁受得了?——当然,这个说法很可能就是句玩笑话,它其实是用户在表达对看视频卡顿的不满。

我们都知道,视频很占带宽,用户既想看高清,又想省流量,还想要画面流畅不卡顿,这种“既要、又要、还要”,想想挺过分的。但是,这就是用户的真实诉求,有没有办法满足呢?我最近读到美国一家科技媒体的文章,题目是《为什么奈飞永不宕机?》。

我挺好奇的,专门去请教了一位在国外的朋友,他是奈飞重度用户。据他说,确实,在奈飞上看视频基本上不会感觉到明显的卡顿。遇到网络不稳定的时候,眼尖的用户会发现,清晰度被自动降级了,但是整个过程非常顺滑,那些不太挑剔的用户可能都感受不到。

奈飞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这篇文章里提到,美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非常糟糕,而且支离破碎,各个网络服务商各切一块。在这种情况下,奈飞意识到,他们最急迫的问题可能还不是提供高质量的内容,而是要保证用户的观看体验。再精彩的片子,如果一步一卡顿,也没有人能够坚持看完。

所以,从2012年起,奈飞花10年时间,投入10亿美元,建立了一个自己的服务器分发系统(Open Connect)。最终用户在哪,就把奈飞的服务器部署在哪,然后把内容提前分发到这些服务器上。这样,就避免了所有的用户请求都要返回源头长途传输,而是就近获得内容,只利用“最后一公里”的网络。这个原理,跟物流行业的“前置仓”模式很像,提前把货发到挨着社区的仓库,消费者一下单,就可以马上进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目前,奈飞已经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署了17000台服务器。

更厉害的是,奈飞会把所有视频制作成三个清晰度不同的副本,放到各地的本地服务器上,根据网络的实时情况来调整播放的清晰度。我的这位朋友说,他之前很好奇,为什么奈飞不像国内的视频网站一样,有选择各种清晰度的选项,奈飞用户只能选择默认高画质还是默认省流量。

他后来才知道,其实这是奈飞对用户的一种精准洞察。大部分用户对画质的核心诉求,并不是“我可以任意设置清晰度”,而是“用可以达到的最清晰画面畅快地看完影片”。这个适配的过程,由奈飞来帮用户完成,用户不用去手动切换高清标清啥的,无论网络条件如何,都可以畅快地看完视频。

奈飞的这种理念,就是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用户。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借鉴的工作方法。

再给你举个例子。有一家做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公司,向一个大客户推销他们的产品。销售人员做了一套特别完善的方案,客户只要采购这个机器人,以及科大讯飞的语音系统,并且建立一个30人左右的维护支持团队就可以了。销售人员承诺,他们公司可以提供全程技术支持,帮客户招聘技术维护团队,联系科大讯飞,协助客户部署软硬件设备等。在他看来,这个方案已经体贴到极致了。

但是方案报给客户,客户迟迟没有反馈,不知道卡在了哪里。后来,销售人员经过高人指点才发现,这个方案对客户来说,还是太复杂了。你想,客户不但需要购买机器人,还需要购买科大讯飞的产品,还需要自建技术维护团队,还需要自己部署软硬件,非常麻烦。

销售应该做的,是为客户提供一个整体解决方案。客户只需要向他们下单,就可以直接“拎包入住”——软硬件部署好了,语音系统采购到位了,有外包团队提供维护支持,项目上线后还有人帮客户对服务内容进行人工质检。至于这背后所有的工作,由机器人公司来全部搞定。果然,这套方案报过去之后,客户“秒签单”。

之前听到过一句话,“衡量一个产品是否优秀,判断一个人的水平高低,就是看他能不能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别人。”

今天的第二条,来关注电池领域的新动向。

最近,有一种叫“4680大圆柱电池”的动力电池技术成为关注焦点。先是11月2日,特斯拉宣布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工厂安装4680大圆柱电池生产线;紧接着11月5日,国内锂电池龙头企业之一的亿纬锂能,也宣布开始建设4680大圆柱电池生产线;日本松下也宣布,2022年3月在日本开始试生产这种电池。

消息就是这样,我们来看看能学到点啥知识。

你知道,之前的主流动力电池都是方形的,就像手机电池那样。而这种“大圆柱电池”是圆柱形的,就像一般的家用电池那样,只不过体积要大得多,直径46毫米,高80毫米,所以叫“4680”。

据说,这种大圆柱电池比起传统锂电池,度电成本下降一半,电池容量扩大5倍,而且充放电的速度能够提高6倍。有人认为,4680大圆柱电池可能会颠覆现有的锂电池技术路线,成为新的主流动力电池。

同时我们还关注到,锂电池不仅在动力电池领域有了新对手,在储能领域也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就是氢储能。根据Third Bridge高临咨询对业内专家的访谈,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的应用场景比较受限。

第一,锂电池只能短期储能,时间长了不行。锂电池充满电后,过十天半个月,它可能自己放电就放得差不多了,要用时没有了。这个我们都有经验,电子设备很久不用就打不开了,得重新充电。

第二,锂电池只适合气候条件比较温和的地区,天气太冷了就不行。比如在北方的冬天,遇到极寒天气,锂电池的储电很快就会释放完,而且充电很难充进去。除非配上很好的加热措施,但这样一来成本又会增加。

所以,锂电池只适合特定地区、特定季节的短期储能。怎么突破这个储能的限制呢?

这时候,就可以考虑用氢储能来作为补充。氢储能非常适合长期的、跨季节的储能。比如在春天,一个地区的风特别大,它发出来的电用不完,输出来也费劲,就可以考虑用这些电来电解水制氢,把氢气储存起来。到了夏天,风力发电不足,用电量又大,电网的电不够用了。这时候,再把储存的氢通过燃料电池再给它发回电,对电网进行一个补充。

应该说,目前业内对氢储能的应用前景普遍看好,但是,对储存氢气的技术路线还存在争议。目前的储氢技术路线包括: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体材料储氢等等。你如果关注这方面的新闻的话,会发现气态、液态、固态这三个储氢方向,近两年都不断有新技术成果涌现,都在不断优化当中。不但如此,目前,超过1/3的央企正在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氢能全产业链进行布局。

可以看到,我国正在对氢能全产业链的所有技术路线全面下注,哪个机会都不放过,这就是氢能产业链的“饱和式攻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22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