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丨曾泽生旧照
前言
“其实你不需要我来批准,就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不过,你再等一段时间怎么样?”1955年,曾泽生将军向毛主席当面提出入党申请,没想到却遭到毛主席的“婉拒”。
曾泽生将军曾经是国民党第六十军军长,1948年在长春战场率部起义,在后来的朝鲜战场上也屡获战功。当他提出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毛主席却让他等“一段时间”,没想到这个“一段时间”,竟然是他整个的后半生……
从追随蒋介石到反蒋起义
1946年4月,曾泽生奉蒋介石的命令,率领第六十军赶赴东北,部署在整个长春铁路沿线,当时曾泽生感到有些生气,自己手下三个师的兵力全部被安排在铁路沿线,有些车站甚至只有一个班的兵力,过于分散的兵力很容易就会被解放军“吃掉”。

图丨进攻东北的国民党军
尽管内心有诸多不满,曾泽生还是继续指挥部队与解放军作战。在他的心中一直视蒋介石为“正统”,毕竟蒋介石“领导”过北伐,是孙中山的“接班人”,还是国民政府的“元首”,掌握着黄埔军校和上百万的军队,背后还有美国人的支持。
曾泽生的顾虑果然是正确的。一个月之后解放军突然在辽南实施反击,驻守海城的184师连连告急,当国民党东北指挥部命令孙立人派兵支援时,却遭到了孙立人的拒绝,理由是部队连续作战,过度疲劳。
驻守海城的184师在损失严重的情况下,不得已全师起义,被解放军所俘虏。内战的第一回合,让曾泽生就丧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而且还是主力部队,令曾泽生对部队的前途感到堪忧。
六月末杜聿明来到六十军,除了给曾泽生打气之外,还要求他尽快重建184师,随后蒋介石又派卢汉到东北慰问六十军。很快184师重新建立,再加上解放军主动放弃了一些重要城市,让曾泽生重拾信心。

图丨杜聿明与蒋介石
可惜好景不长,1947年年初,国民党吉林省主席借口财政困难,命令六十军自谋生路,曾泽生心里明白这是对六十军的排斥,虽然据理力争却没有得到好结果,很快杜聿明下令六十军撤出了吉林。
在国民党内部上下受气的第六十军,撤出吉林后面对的将是更大的危机。同年2月国民党在进攻通化时,遭到解放军的奇袭,曾泽生损失了一个团的兵力。又过了两个月之后,重建的184师再度被解放军全歼。
1947年夏季,东北民主联军发起夏季攻势,曾泽生在获得批准后命令部队向吉林撤退,二十一师在撤退中遭遇解放军阻击损失惨重。六月末曾泽生再次接到命令,要求唯一比较完整的182师截击“溃退的共军”。
182师吸取二十一师的教训,既不敢贸然进攻,也不敢擅自撤退,反复在多地拖来拖去。解放军侦查员自然察觉到这支部队的厌战情绪,7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趁着夜幕,切断了182师544团与各营的联系,突然发起攻击,544团除三营外全部被歼,546团二营也全部被歼,仅剩182师师部和残部逃回了吉林。

图丨东北民主联军
短短不到一年半的时间,第六十军就遭受了三次重创,令曾泽生再次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曾泽生的老上级张冲和海城起义的老部下潘朔端写信给曾泽生,劝他看清蒋介石的本质,当机立断走反蒋起义的道路。
那一段时间曾泽生的情绪波动很大,为了防止曾泽生产生异心,蒋介石派蒋经国乘飞机在吉林上空“慰问”官兵,并与曾泽生通话。后来蒋介石还专门修建所谓的“阵亡将士公墓”,来笼络曾泽生和六十军的官兵,并委任曾泽生兼任吉林守备司令。
蒋介石的种种举动,很快让曾泽生的情绪稳定下来。10月初东北民主联军发起秋季攻势,由于进攻重点不在吉林,因此在歼灭六十军三个营之后就撤走了,曾泽生立刻心生错觉,六十军还是能够守卫大城市的。
但没过多久,六十军就在解放军的凌厉攻势下,不得不放弃吉林撤往长春。当时蒋介石给曾泽生写了一封亲笔信,将吉林撤退誉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并晋升曾泽生为防守长春的第一兵团副司令。
当时曾泽生对于蒋介石的“手迹”非常重视,甚至托人将信件裱起来装箱保存。但现实毕竟不像曾泽生想象的美好,第六十军进驻长春之后,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新七军的矛盾越来越深。

图丨曾泽生与战友合影
六十军与新七军以路为分界线分别防守,新七军装备优良,粮食充足,反观第六十军,本就是从吉林逃出,进驻长春之后更是缺衣少粮,狼狈不堪。刚开始两支军队都是高粱米和大米各半,再后来六十军全部都是高粱米,到最后能拿到的给养甚至大多数都是黄豆。
六十军官兵上下受气,二十一师师长陇耀直接向曾泽生发火,这些年送死撤退打掩护,都是他们来干,到最后领赏却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这样的气大家早已经受够了。
这一番话恰恰也说出了曾泽生的心声,当时国民党军队几十万被解放军孤立围困,摆在六十军面前的只有三条路:死守、突围和起义,很明显只有起义才是活路。经过几天的挣扎之后,曾泽生下定决心反蒋起义。
“我们尽力了,我们能在兄弟部队面前抬头了。”
1948年10月17日,曾泽生率领六十军官兵宣布起义,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他的这一举动不但迫使新七军也放下武器投诚,长春和平解放,同时也加入了东北解放战争的进程。

图丨肖劲光(中)、肖华(左)会见曾泽生
为了记录第六十军起义的历史,东北局和东北军区指派电影厂的摄制人员,摄制了新闻纪录片,还派来了文工团慰问和演出。肖劲光在司令部会见了曾泽生和部分的起义将领,并合影留念:
“你们率部起义,我们竭诚欢迎。我们对待起义部队的政治、经济待遇,和解放军一样,没有任何歧视。我们是一家人了,情同手足,并肩革命。”
为了让曾泽生在起义之后,思想追赶上时代的潮流,毛主席特地致电东北局和东北军区,嘱咐他们要对曾泽生和起义部队采取欢迎帮助的态度,首先要先取得曾泽生和干部们对我党的信任,不能操之过急:
“云南军队被迫来东北作战,又在长春受了苦楚,可能改造成为较好的部队。”
东北局和东北军区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从实际出发,对曾泽生及起义部队开始循序渐进地思想改造工作。

图丨起义后曾泽生在演讲
起义部队进驻九台县后,按照解放军的安排。开展“控诉”旧社会、旧军队的整训,当时曾泽生思想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上台讲话时反复讲述自己之前的经历,完全没有“批评与自我批评”。
台下的官兵听完反而不乐意了,不客气地指出长官们往日的种种劣迹,甚至连还算干净的曾泽生也被抖落出来几件。不过在当时来说并不新鲜,曾泽生自己后来也说过:
“旧社会有官必贪,有地皆豪,无绅不劣,无商不奸,在污水盆里共浴,哪里还有一个干净人?”
当时曾泽生还没有这样的思想觉悟,他在日记中写下,自己愿意离开军事工作的岗位,以免影响其他人的革命前途,只要是干革命工作,自己什么都愿意做。在控诉运动进入高潮的时候,尴尬至极的曾泽生提出温泉疗养的请求。
当然曾泽生也并非只是逃避对自己的控诉,在疗养院中,曾泽生为自己拟定了读书计划,将几十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著作,中共延安整风的文献都逐一细读,还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图丨新政协会议四野代表合影,后排左四为曾泽生
5月26日,第五十军(原曾泽生的第六十军)奉命南下,曾泽生赶回部队在干部会议上讲话,对于共产党的政策理论、军事策略,曾泽生运用自如侃侃而谈,全军指挥员对曾泽生思想觉悟的提高和转变由衷钦佩,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后来的鄂西战役中,曾泽生不顾自己关节炎带来的病痛,指挥部队冒雨急行军,取得了首战的胜利,随后他又挥师西进,在刘伯承和邓小平的指挥下,参加了成都战役,为全国解放贡献了很大的一部分力量。
朝鲜战争爆发之后,曾泽生又率领第五十军首批入朝作战,面对武器装备精良的美军士兵,曾泽生和部队一起爬冰卧雪,忍饥挨饿,在彭老总的指挥下,先后取得了多次战役的胜利。
尤其在第三次战役突破临津江之后,第五十军整营歼灭了英国皇家坦克营,同时曾泽佑又指挥442团最先攻入汉城。在第四次战役中,曾泽生坚决执行彭老总制定的战役方针,在汉江两岸顽强阻击敌人50个日夜,圆满完成了任务。
在最壮烈的白云山、修理山争夺战中,曾泽生亲临阵地了解战况指挥战斗,还不断与其他军领导深入前沿阵地研究战况,走遍了汉江南北的诸多山岭。1951年1月31日,彭老总通电表彰第50军,尤其是148师和149师的447团,令曾泽生深受鼓舞。

图丨曾泽生军装照
有一次曾泽生在志愿军总部见到彭老总,彭老总紧握着他的手说,50军打得好,他指挥得好,自己要给50军优先补兵,优先换装。曾泽生也动情地对彭老总说:
“我们尽力了,我们能在兄弟部队面前抬头了。”
“这叫什么话,不就是起义改编的部队嘛,我彭德怀不也和一样,出身旧军队湘军。我从来没把你曾泽生当后娘养的看待,50军有很多共产党员嘛。”彭老总风趣地说道。
曾泽生之所以能在起义不久后就能为人民做出贡献,和他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他先后受到两次毛主席的亲切接见,更是让他毕生难忘。
“不过你还是不加入共产党好”
1951年5月,曾泽生因车祸负伤回国疗养,在北京和家人团聚了几天之后,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他。

图丨曾泽生(右二)在汉城与战友合影
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曾泽生还感觉有些局促不安。那一天毛主席和他的谈话内容非常广泛,古今中外无所不谈。当说到朝鲜战场时,毛主席有意询问曾泽生有关五十军在朝鲜战场的情况,曾泽生的回答也让毛主席感到满意。
当毛主席问起第二线部队某营驻扎某地时,曾泽生一时间答不上来陷入难堪,毛主席突然想起一个地名,问曾泽生是不是驻扎在这里。曾泽生没想到毛主席问得这么细致,顿时面红耳赤,不能肯定回答。毛主席见状赶忙安慰道:
“我只是随便问问,五十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得还是蛮漂亮嘛!”
毛主席的这句话让曾泽生心里激动不已,这不但是对第50军的激励,更是对自己的教育,联想到自己在旧军队时的唯唯诺诺,曾泽生感慨万千。回到家之后,曾泽生告诉自己的妻子:
“北京我一天也不呆了,马上回朝鲜下基层,上阵地!”

图丨曾泽生在朝鲜与战士们在一起
回到朝鲜之后,曾泽生立刻深入到基层,一次在某连队的阵地上,班长是曾泽生的老部下,见到军长十分高兴,和老上级驻足攀谈。谈话中曾泽生指了指班长手中的枪,嘱咐他平时要扣好锁机环,以防走火伤人。身旁一位士兵听到后立刻立正敬礼:
“报告军长,‘锁机环’是旧军队的名称,现在叫‘保险’。”
曾泽生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满脸通红,随行的参谋赶忙为曾泽生解围,冲着副团长说:“要教育你们的战士尊重首长呀!”曾泽生恢复了常态,摆了摆手说:
“没什么,这是战士民主意识增强的体现,敢于纠正军长头脑中的旧观念,就是尊重我嘛!”
后来国内掀起支援抗美援朝的捐献活动,曾泽生特地写信嘱咐妻子,将自己在昆明的两处出租住房和一间铺面,以及北京的住房全部捐献。解放军总政治部作出批示,昆明的房子已经交给当地政府,北京的房子可以留作家属居住。

图丨曾泽生率领的50军是第四次战役西线防守核心
1955年4月,第50军奉命回国,毛主席在中南海再次接见了曾泽生。毛主席握着曾泽生的手,高兴地说:“你们打得不错啊!”曾泽生谦虚地回答道:“比起兄弟部队,我们还差。”
这一次曾泽生将第五十军的所有情况全部摸清,不会再出现上一次的尴尬情况,然而这一次毛主席没有询问五十军的情况,而是从战略高度太了许多重大的问题,令曾泽生耳目一新,在笔记本上飞速地记着。
谈话快要结束的时候,曾泽生鼓起勇气向毛主席提出了一个藏在自己心中很久的愿望:“主席,我想当面向您提出一个要求,我请求您能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
“嗯。”毛主席微笑着点了点头:“这些年来你进步很快,觉悟不低呀,其实你不需要我来批准,就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不过你还是不加入共产党好。”
毛主席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下,令曾泽生心中一紧,难道自己还没有达到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吗?只听到毛主席幽默地继续说道:
“你那个党,可是个大党哟!”

图丨曾泽生一家合影
这句话让曾泽生顿时摸不着头脑,问毛主席:“我那个党?国民党?长春起义后已经声明退出啦!”见曾泽生有些发懵,毛主席笑容满面地打着手势:“你看,无党派的各界人士全国有多少?同共产党比,不是个很大的党吗?”
曾泽生这时才明白毛主席是在和自己开玩笑,不由得笑了起来。毛主席将刚才的笑话转向严肃的话题:“你的志愿是好的,但就目前的情况看,你不入党比入党的作用要大。为了统一祖国这个大局,曾军长,你再等一段时间,怎么样?”
让曾泽生没想到的是,再等“一段时间”,他就等了整个后半生,直到去世都没能够如愿以偿。但在和毛主席此次谈话之后,曾泽生就坚定地信守一个责任:“不入党比入党的作用还要大。”
后来曾泽生一直关注着台湾局势的发展,同时将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部队的现代化建设中。可惜的是,正当他正要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时,他却过早地离世了。

图丨曾泽生与他人合影
1973年2月22日,终年71岁的曾泽生在北京逝世,叶剑英、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追悼会,肖劲光作为代表致悼词,对曾泽生的一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纵观曾泽生的一生,虽然他追随蒋介石打过内战,但他及时醒悟反蒋起义,特别是在抗美援朝中,率军创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作为一个追究进步、爱国爱民的将军,曾泽生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毛主席对他的培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22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