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荏苒,转眼又到了毕业季。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即将走出校门,迈入社会进行择业。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择业是进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融入社会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对于毕业生来说,毕业后的选择无非就那么几种方式。一是找工作,无论是参加企业招聘也好,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也好,这都是融入社会的途径;二是考研,无论是当年考上的,一毕业就继续读研,还是初考失利后再考一年、两年持之以恒备考的,无非就是真的想搞学术,或者是想缓解就业压力;三是子承父业,毕业后就入职家族企业,担任老总父亲的助理,或者干脆独当一面,又或者由老子出资,自已先去闯荡一番。
法无定法。今天我所讨论的是毕业后的择业问题。本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各行各业都受到疫情的很大影响,就目前来说,能够保住工作解决基本的温饱就很不错了。那么,对于今年的毕业生来说,他们要想有个稳定的、体面的工作,公务员和事业编就是他们可选择的为数不多的职业。

面对日益庞大的考公大军,大家争相去分“公家饭”这块大蛋糕,那么,由谁来做这个大蛋糕呢?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就业形式,我相信今年一定有比往年更多的毕业生,无论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参与到考公的洪流之中。择业自由,只要有实力,无论什么学历的毕业生都可以参与考公,这无可厚非,毕竟,能够参与到为人民服务的行列,做我们党和人民最可爱的人,这是大好的事情。
但是,我们应该正视考公。无论是本科生也好,硕士和博士也好,只要他有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为我国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的决心,而不是单纯的选择一份职业,有这种觉悟的人,我们都应该鼓励他们考公。如果,仅是“京中有人好办事”的心态,妄图通过官途,实现自己梦想已久的“金钱美女权力”,则是大大的不该。不仅人民不会原谅,国家也不会允许,法律更会对其进行制裁。
国家将一名适龄儿童,从小学培养到大学毕业,不知要花费多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和学到的专业知识,用学到的专业知识为国家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往小了说,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运用自己积累的学识,解决自己在社会上的生存、生活和发展问题。

然而,硕士或博士,他们选择考公,如果不是在“为人民服务”这个前提下做出的选择,那么,这部分人则是万分的不该,国家培养一个硕士毕业生或博士毕业生,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要远远大于培养一名本科生,再者,他们比本科生学到了更多的专业技能,毕业后他们正是运用所学知识在本专业领域一展拳脚、展露锋芒的时候,这时候他们选择了考公,不知道到底是谁的悲哀!
国家需要公务人员,但是,需要的是有良知、不忘初心的公务人员;社会建设也需要人才,需要的是专业技能强、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钻研一生、耕耘一生的人才。
无论社会再如何发展,有要分蛋糕的人,但是更要有勤勤恳恳做蛋糕的人。
和谐社会,我们都应扪心自问:人生苦短,我应何去何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com/17756.html